第一百七十一回 百脉泉邪魔乍现 丰泽气舜井锁蛟

那井口直径约有两米,砌成四方青砖台基,上置块石雕凿的圆口作岸,周饰石栏,井内垂铁链,其来头可不小,乃是舜所建的。

舜井历史上名气很大,欧阳修、苏辙、元好问、曾巩等文学大名家都曾诗赞。曾巩赞曰:“山麓归耕谜故垄,井干余汲见飞泉。清涵广陌能成雨,冷侵平湖别有天。南狩一时成往事,重华千古似当年。更应此水无休歇,余泽人间世世传。”

井旁立有“龙虎护法”石碑,供“圣井龙泉通海渊之神”木牌;井后有院落,称舜祠,由丘处机赐名为“迎祥宫”。

相传大舜时代东海有一条“黑蛟”,名叫巫支祁,此兽身长百尺,力逾九象,青躯白额,金目雪牙,摇头晃尾,直达云霄。它朝思慕想要当天下首领,多次找舜提出要求被舜严厉拒绝。舜选大禹为首领,巫支祁怀恨在心,要报复舜,除掉禹。舜去世后,巫支祁全力以禹为敌,他令东海鱼鳖一起出动发大水,淹没村庄、淹没历山。大禹带领百姓日夜治水,把无家可归的百姓转移到泰山、兴隆山、龙洞山上。

大禹义愤填膺,怀揣照妖镜,身带定海针,手挽降魔铁索,乘木伐在风浪中与巫支祁搏斗,他抛出降魔铁索,把巫支祁打翻水上。蛟出水后,趁其不备,急忙逃遁,禹登高山寻找,见那孽畜窜入石洞中,才待要捉,它又长啸一声,穿山而过,潜于山涧黑洞中,禹全身汇集丰泽之气,将其捉拿后,拖上山冈,洪水退去,灾民跳跃欢呼。禹招民众用铁链将巫支祁穿鼻锁颈,填入舜井内,并把铁链子另一头引上来锁在井口铁柱子上,并用丰泽之气将他镇压。

当年禹登之山今为济南东之禹登山,又名龙洞山,并留下长约百米的东龙洞。龙洞山东南有佛峪,峪南头峰顶一平台,大禹治水降巫支祁时曾在此驻足,故称“禹王台”,峪涧端头即为黑龙潭,潭侧就是捉拿巫支祁之黑龙洞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舜井的丰泽之气逐渐式微,巫支祁竟然逃脱束缚,他本欲再次掀起巨浪,却又被真武大帝捉住,压在超然楼下,并且削去一身道行,以免再生祸灾。

后来黑水私下传授法术,收入麾下,放其重生,成为蛟魔。

王小C看着他身上血迹斑斑,于心不忍,说道:“你赶快走吧,若是耽搁一时三刻,恐怕……”

蛟魔冷哼一声,对他的可怜嗤之以鼻,他刚想招呼一众小妖撤退,突然间龙宫又是一阵猛烈地摇晃,只见众多泉眼冒出的气泡越来越大,起先只有葡萄大小,慢慢变成核桃、苹果等大小,速度也逐渐加快,连环珠似的往水面喷射而去。其中有些气泡已经汇聚成西瓜样式,速度要比小气泡慢些,而且并不往水面走,而是在水里转起了圈,不断融合西瓜泡,变得越来越大。

气泡如一人高时开始原地旋转,绿色光芒闪耀使整个龙宫都淹没在绿光之下。过了没一会儿,绿色光芒包裹的气泡落在众人面前,当接触地面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瞬间大地又摇晃了一下。

气泡竟然变成了实心的!

小棠瞪大眼睛,说道:“这什么东西,我看着怎么像个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