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缓缓起身,继续道:“宦官是朕的家奴,他们心里想什么,朕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可外朝那些大臣,读书多心眼也多。他们的心思,朕可就捉摸不透了。”
“你怀疑有人怀不臣之心?”
朱厚照笑着摇了摇头:“大哥,你要明白一件事,人都是会变的。尤其当他拥有权力后,这种变化会更快。古往今来,宦官弄权者多矣。可他们最多只是嚣张跋扈一些,还没人敢行篡逆之事。可若让朝臣掌握大权,他们废掉皇帝就只在一念之间。王莽、曹丕、司马炎、刘裕、杨坚、李渊、赵匡胤等等事例不胜枚举。如果是你,你会把权利交给宦官,还是交给朝臣?”
顾钦烽驳斥道:“难道您就不能亲自处理朝政吗?”
朱厚照叹道:“唉!天下事何其繁巨,朕又岂能事事躬亲。当年太祖皇帝在位三十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朕自忖无太祖之德,也不想把精力都放在朝政上......大哥你是了解的,朕这辈子注定是笼中之鸟,但这实非朕之所愿!”
顾钦烽不得不重新审视朱厚照,他没想到这位少年天子的心思如此复杂,或许这就是自幼熏陶出的帝王之术吧。
不过话已至此,他也不想多说什么。作为江湖中人,他只能点到为止了。
朱厚照看出顾钦烽面露不悦,于是出言宽慰道。
“若说完全裁撤厂卫,朕目前还做不到。但朕已决定裁撤西厂内行厂,只保留东厂锦衣卫。如今四个衙门并立,确实太过臃肿了,彼此间又相互掣肘,反倒事倍功半。”
顾钦烽沉色道:“还望陛下能约束他们的行径,勿做出荼毒苍生之事。否则江湖路远,刀剑无情!”
二人话不投机,气氛略显尴尬。
就在此时,张永从园外小跑进来。
“皇上,王大人回京了,此刻正在午门外等候。”
朱厚照赶紧接过话茬:“哦,那快请他进来吧,朕就在御花园接见他。”
“遵旨!”
顾钦烽道:“既然皇上有公事要办,我就先告辞了。”
“公事已经在奏折中处理完了,王先生这次进宫就是随便聊聊天,没什么要紧事,大哥不必回避。”
这个「王大人」,就是带兵清剿白莲教的王琼。
他未负皇上重托,仅用三个月就彻底铲除白莲教余孽。此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江湖上不会再出现白莲教的旗号。
朱厚照对白莲教深恶痛绝,得到捷报后自是大喜过望。此前在奏折里就已经对王琼大加赞扬,这次王琼回京更是少不了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