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袍哥人家

挑了厚厚的鱼唇,扔进香油碗里打滚,待不烫了,才慢慢吮。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络,胖鱼头躲得远远地,根本不肯靠近。

眼下的场面诡谲,一个妆扮普通的汉子,跟大袍哥大快朵颐?

大袍哥是朝天门的老鸟,不会接受客户的宴请,统统是真金现银。

偶有大袍哥请客的,上了谁的门,是给面子,不会埋单。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活络、轻松,大袍哥很不屑,调侃道:

“胖鱼头,爷不吃白食,今天有金主作东,过来一叙?”

胖鱼头心里不爽,却不敢真得罪了大袍哥,又加了碗筷。

酒管够,鱼头敞开吃,气氛热闹,脱了绛红袍子,露了一只只绣花的肚兜,还有白肉,大袍哥尴尬,扭头喝酒,又低头喝鱼羹掩饰。

胖鱼头笑得猥琐,瞟了瞟大袍哥,讥讽道:

“大袍哥家大业大,百房婆姨整日跟着打秋风,真真好福气!”

“噗!”一口酒喷出,常路被惊到,失态了。

眼神求证,见大袍哥没有否认的意思,常路才接受了事实。

胖鱼头健谈,更兼常被大袍哥吃白食,借着酒劲狂抖猛料。

袍哥是力夫,源起纤夫,有组织的纤夫。

川江,是长江的上游段,江险水急比比皆是,逆流而上的船是需人工拖行,而船运,是载货量大、成本低廉的运输方式,即使附加某段处纤夫拖行的成本,仍是有利可图,渐而久之,纤夫成为稳定职业。

起于康藏,止于宜宾段的川江,纤夫成为庞大的社会群体。

风餐露宿,是纤夫的日常,一身绛衣,成了标志。

袍哥,成了职业的称谓,专指纤夫。

袍哥栖息的港湾,渐成一个个补充物资的码头,而力夫又成了主力,衣绛衣,力夫是袍哥,工头、班头成了头目,又诞生了大头目。

为防止奸商盘剥力夫,为保证苦哈哈的合理利益,袍哥组建了自己的行会---袍哥会,以大大小小的码头,为其分会、据点。

哪怕十人的小据点,头目,也称袍哥,如芦苇荡据点的芦头袍哥。

而分会,十分复杂,分会之间是天壤之别。

譬如,渝都分会的朝天门码头,拥力夫十万,还不包括巴地境内的数百万纤夫;而涪陵境内的乌江码头,连带纤夫,才区区千余人。

分会的管事称袍哥,主事人是大袍哥。

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大袍哥之上,是十位龙头袍哥,由大袍哥选出来的主事人,龙头袍哥打理袍哥会,天下袍哥不得违拗。

而龙头袍哥之上,是神龙不见首尾的大龙头!

大龙头,是传说中的人物,一人挽一船,逆行过三峡!

糟老头,是渝都分会的大袍哥,又是袍哥会的十位龙头之一。

莫小瞧了百位老婆姨,其身世都十分显赫,无一不是巴蜀名门。

常路骇然,又暗暗咂舌,对袍哥会有了更清醒的认知。

大袍哥眯着俩老眼,无不嘲讽地催促道:

“继续吹,使劲地瞎编,老子姓啥名谁?大龙头是死是活?”

常路一呆,一段时间的观察,袍哥不兴打打杀杀,最喜吹牛跑马,跟他们相处的时间长了,也会染上吹死牛的毛病,听听就好!

胖鱼头受了刺激,一对鱼眼泛红,不忿地大吼道:

“老子不知大龙头是谁,却知道他是漕帮的总瓢把子!”

满堂俱寂,胖鱼头受了惊吓,自己逃了。

常路哭笑不得,死胖子害人不浅,又被搅进旋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