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江湖人记仇

江湖人懂得生存之道,不会做鸡蛋碰石头的事;

江湖人更记仇,有报仇、出气的机会,肯定不会放过。

三更,是与半夜差不多,是高来高去的贼人最活跃的时刻。

然而,三更,也是讨生活的人,最劳碌的时刻。

“哞…哞…”鼻孔吹吐着热汽,二十头大牯牛晃悠悠地赶路。

大牯牛的后面,是跟了一串串大车,是临山县的山民,进城了。

临山县盛产肉牛,现宰的黄牯牛,很值钱的。

端坐观察屋值守的官人,眼睛亮了,一头黄牯,最少两枚金珠!

“少侠,恭喜发财!”中年汉子出来,拦住了牛群。

严二骑在牛背上,嘴里叼着烟斗,不咸不淡地敷衍:

“共同发财!官人有事?”

中年人一滞,疑惑地打量,是透过射灯的余辉打量,半晌道:

“少侠专心养牛,不知县府的新规?”

严二吐了一个烟圈,不屑道:

“老子穷,没读过书,不认识什么鸟字,只认拳头,你说呢?”

遇上刺头了,中年人频施暗号,自有手下去叫人了。

稀稀拉拉,两柱香的时间,两百值守的灰衣人拎着刀出门。

有了打手,中年人的胆气顿壮,调侃道:

“少侠,一头牛三枚金珠的过关费,请付账!”

中年人是诚实君子,且是较真的君子,一头牯牛的售价,是三珠!

呃,错了,雍城的牛是三珠,而人养的肉牛顶到天,也才两珠。

严二笑了,露出森森白牙,手指自己的鼻子,反诘道:

“蠢货,你不认识我?听好了,老子是严二!”

中年人错愕,愣神间,一柄剔骨刀穿过,是穿胸而过。

灰衣人大乱,有拔腿跑路的,有挺刀奔前的,也有发呆的。

一铁竿、两柄刀,完美的捉牛手法,二十二名少年奋起神威。

才两柱香,两百余守关的灰衣人、鸟官,一个也没漏下,全宰了。

严二提着滴血的剔骨刀,站在大牯牛的背上,大声道:

“爷们,瘟官的打手不咋地,小爷全宰了,要不,跟我干?”

洛阳是武者之乡,谁都会两下子,要比灰衣人强太多。

但是,严二不知前尘、往事,黑衣人露过面,山民识得厉害。

一老汉沉默半晌,才殷殷劝道:

“二子,灰衣人是不堪一击,而黑衣人不好惹,个个都是好手!”

严二缩了缩头,老汉的话不假,但是,有退路么?

“洛阳物贵,受罪的是别人,甚至,还可小赚一笔,是么?”

老汉不语,事实胜于雄辩,勿需强作出头鸟。

严二痛心疾首,声嘶力竭,显是“演戏”:

“物价腾贵,外间的货有了利润空间,将源源不断地涌入洛阳,爷们,到时候,瘟官的卡子仍在,你们的菜卖给谁?留着自己吃?”

一语惊醒梦中人,山民动心,而且,瘟官的人死了,也连坐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