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晟,年近七十古稀,但却体貌俊伟,官至礼部尚书,乃大伴冯保的师傅。此番张居正临危授命也是冯保的推荐,加上潘晟为人正义耿直,所以潘晟被召唤进京了。
此时,潘晟从老家新昌北上已经进入苏州境内。他随行简单,一头瘦马,一简单包袱,随行一个牵马的青年随从,两袖清风。
牵马青年问道:“潘大人,马上就要进苏州城了。我们要不要休息一下?”这问得有点随意呀,不像随从的口吻。
潘晟慈祥笑道:“阿祥,你此番打扮倒是委屈你了。此番进京,闻报有人要阻止,有人要对老夫不利,究竟是何人呀?”
青年阿祥一身粗布小厮装束,但却是英气逼人,他不是别人,竟是圣地阿祥。为确保护送潘晟安全,云天圣地除了一路移动的万象大阵,连阿祥都明里装扮成随从贴身保护潘晟。阿祥从白一剑白一刀一代至今,从未施展过全力与人拼搏,武林没人真正知道他的武功深浅。但没有人会怀疑过,他的实力绝对在两血、四名红霞刀长老及慧能青虚之上。
阿祥闻得潘晟如此一问,道:“潘大人勿多虑。潘大人此番进内阁,自然是挡住了内阁某些人的路。明里不拂皇命,自然会安排一些宵小不见得光的手段来害大人。放心,我们奉盟主之命,全程保护大人安全进京。”
潘晟叹道:“老夫自知此番进京任重道远,怕要愧对张首辅的重托呀。”
两人话语间进入了苏州城。苏州自古是历代大城,在明朝的繁华程度更是不亚于临安(杭州),山清水绿之明媚,房屋建筑规整宏大,崇楼台阁、深宅大院,连商铺的门面也颇为宽敞,画中裱画店、银楼、香楼、古玩瓷器店等。
说到《清明上河图》,首先想到的都是北宋张择端的版本,画的是开封;要说明朝的苏州有多繁华,大家可以看明朝仇英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上面画的就是苏州。歌舞弹唱、校场骑射练武等场面,一幅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风俗画跃然纸上。
苏州东山太湖雕花楼,阿祥带着潘晟竟来到如此人多混杂的地方,反其道而行之。对保护之人是一个挑战,同时对行刺之人也是一个障碍,大庭广众下行动是十分不方便的。
雕花楼上有美食,跑堂看到风尘仆仆的潘晟二人,迎上来道:“两位客官,一看就是赶路辛苦了,吃点什么?”
阿祥道:“小二哥好眼光。苏州有名太湖莼菜、太湖三白、万三蹄,小二哥麻烦了,我们吃完好继续赶路。”
店小二笑赞道:“想不到小哥对苏州美食有如此研究。好哩,请里面就坐,马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