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一路向西,一路上以山风闲雾为伴。
餐朝霞而起,闻落日而歇,一副闲云野鹤模样,倒也逍遥自由。
他们虽说是步行,但也比平常人快了许多,一个月后便抵达了蜀朝西方的边陲之地。
此地共三个国家,为巴国,元国,汉国。
这三国本为一国,名为西元,推恩令下来后,才被分为三国,三地的百姓倒是高兴了,但元国之主,也就是西元公的嫡子却对这个政策感到苦不堪言。
说来也巧,这三国就是“推恩令”的首批试验品,西元公在收到中央王朝那边颁布的“推恩令”后,便郁郁寡欢,不到半月便病死屋中。
根据推恩令,西元公薨,其爵位与封地,当由其三个儿子瓜分。这才形成了巴,元,汉三国。
三国之主,均为侯爵,根据公侯伯子男五等之分,三代之后,西元公的爵位和土地便无可再分,重新归属中央王朝掌管。
这就是推恩令的一个重要政策,由子孙依次瓜分土地与爵位,直到土地,爵位不可再分为止。
任由诸侯肆意发展是相当危险的,他们的藩国势力将会越来越大,乃至影响中央王朝。
虽说这片天地,裂土分疆的思想还未太过明显,但还是需要将其遏制在摇篮,避免“春秋战国”时代降临于此,烽烟兵戈不止,这绝对是天下百姓的灾难。
“走吧,咱们过去看看!”
此地位居丘陵,梯田遍布,老远就能看见几个农夫在田里抽着水牛进行耕作。
“老人家!现在的日子可还好?”
洪坤几个跨步来到田坎上,询问起了一个正在田坎上喝水的老农。
老农头也没抬,一碗水咕咕喝完,才阴阳怪气地回答道:
“咱农民的日子,哪有好过的时候?”
“可前阵子,不是听说推行了推恩令吗?农民的土地再也不怕被那些诸侯抢去了。”
老农哑然,摇了摇手中的草帽,一阵叹息。
“你这年轻人啊,当真是不明理,咱们的地虽然不怕被诸侯王抢了,可士族,还有那些当官的,谁不在睁眼瞧着?咱们的地,可是他们发财的源啊!”
唉,这就是所谓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么?
对于这个世界而言,自己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并不能改变太多。
“老人家,您那草帽,可能卖与在下?在下乃是一个赶路人,这天气炎热,没个遮阳的物什,这路实在不好走!”
“嗨,这算个啥,你不嫌弃的话,就拿去吧!”
老农摘下草帽,丢给了他。
洪坤不再多言,与那老农辞行,摇着草帽,沿着田坎缓缓下了山岗。
只不过在其离去后不久,那老人的瓷碗旁竟凭空多出了一吊铜钱。
老头拾起银钱,小心揣入怀中,心中嘀咕道:
莫不是见了鬼?算了,今儿个的活儿还没干完呢!管他这么多干甚?自己这大半辈子还没活明白呢!
晚上的时候,洪坤在山脚下找了个户农家进行投宿。
和乡野中人秉烛长谈,能让人明得失之过,了解到民间之疾苦。
“谁啊?大晚上了还在外头?”
一个熟悉的声音自门那边传来,洪坤的嘴角不自觉上扬,这也算遇到熟人么?
开门者正是他白天遇见的那个老农。
“咦!是你啊,年轻人,这么晚了,莫不是要投宿于此?快进来吧,小心别被那些山魈鬼怪惦记上了!”
对方很亲切地让他进了门,并一把将门栓重新带上。
老人在屋内很熟练地摸索着,不多时,一点昏黄的光出现在了室内。
灯油香扑鼻,配合着山野间的虫鸣,让人倍增静谧之感。
“本来老汉我这只是个乡野小户,不舍得灯油,但对年轻人你嘛,嘿嘿,就另说了。”
“哦?此话怎讲?倒要领教!”
“那吊钱,是你留下的吧?传说三大天师的那些门生弟子们,手段莫测,而年轻人你,应该是那三座天师府里走出来的高人吧!”
老人的眼中泛起一丝狡黠的光,不放过对方脸上丝毫的表情变化。
洪坤不说话,捧着茶碗,将茶水一饮而尽,而后对着对方笑了笑。
“阁下还真是天师门人!还希望高人能为我等做主啊!那些混蛋,将我等夹在两座大山之间,简直让人喘不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