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一边笑,一边看向下牵动的七星漂,等差不多了,立刻顺势起竿,一尾漂亮的鲫鱼就给钓了上来。
收了鱼,杆子再度抛出,大伯擦了擦手,这才给洪坤讲起了后山的那档子事。
洪坤的曾祖父,也就是他大伯的爷爷,以前就给子女们讲过后山的故事。
“你们这些小崽子,有事没事别往山上跑,小心草寇勾了魂!山上可是埋了不少古人,这朦胧月亮出来,它们就跑出来吃人!”
这是洪坤曾祖父经常给子女们说的话,这话自然是真假参半,很多事情,他自己都不知道。
大家都把这事当做了饭后的谈资,但大伯不一样,他读过书,也会读书,他深知这世上不存在什么空穴来风的事。
原本他也打算初中毕业就辍学,结果刚上小学那会,就恢复了高考,于是大伯从那时候就打算考个大学,光耀门楣。
可天不遂人愿,小学毕业那会,曾祖父在外做生意,遇到意外客死他乡,连尸体都没找到,家里的经济突然紧张起来。
作为长子,自然是要为家里考虑,思量再三,还是去读了中专,以后混个铁饭碗,让家里稍微宽裕些。
中专毕业后,他被人分配到县里的资料管理部门,那里事其实很少,大伯每天都是喝着茶,借阅隔壁图书馆里的书。
也就是在那时候,大量的盗墓贼跑到他们那边挖洞。
大伯有一次回老家,无意间看着如此之多的盗洞,也是好奇不已。
经过一番查找,终于了解到了一些事,对后山的情况有了些猜测。
“呃,所以说啊,那后山埋的,大概是一个元朝王爷。”
大伯在图书馆查阅了两个多月的资料,他终于发现,在晚唐时期,荣县修了座荣王府。
这荣王府,乃是敕造,专供京城来的郡王居住。
在唐朝时,大多数皇室外戚,自长安而来,在此混些时日,博些好名声,他日回长安,也好说得过去。
到了南宋,这荣王府更可称得上是龙兴之地,宋光宗赵惇在荣登大宝之前,就在此地住过三年。
自此以后,很多郡王甚至以居住于荣王府为荣幸。
元朝时,朝廷还是派来皇室宗亲进行历练,可惜后期朝堂腐败,朝廷连自己都顾不上,自然也顾不上一个郡王。
这也就导致了,最后有郡王在荣地郁郁而终,朝廷也只是带了些玉器财物和丫鬟,当做陪葬品。
怪不得那里有这么多盗洞!洪坤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