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促织1

聊斋狐妖传 我周哥 1367 字 8小时前

明朝宣德年间,皇宫里头掀起了一股斗蟋蟀的热潮,这股热潮就跟那春日里的柳絮,飘得到处都是。每年,宫里都要从民间征收大量的蟋蟀,只为了给那些达官贵人、皇亲国戚们在闲暇时添些乐子。

本来呢,蟋蟀可不是咱陕西这地界的特产。可偏巧,华阴县有个县令,那眼珠子就跟长在头顶上似的,一门心思就想讨好上级,盼着能在仕途上平步青云。有一回,他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只蟋蟀,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它跟别的蟋蟀斗了一场。嘿,这一试可不得了,这只蟋蟀就跟那打了鸡血的小战士,战斗力爆表,把对手打得落花流水。上级一看,好家伙,这么厉害的蟋蟀可不多见呐,当下就要求华阴县以后得经常供应这种厉害的蟋蟀。

县令接到命令,心里头那叫一个愁啊,可又不敢违抗,只好把这烫手的山芋扔给了乡里的里正。这下,可苦了那些普通老百姓喽。市井里头有那么些游手好闲的家伙,眼睛可尖了,一瞅见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但凡抓到一只好蟋蟀,就跟得了宝贝似的,赶紧用笼子养起来,还使劲抬高价格,把这蟋蟀当成稀世珍宝一样卖。乡里的那些小吏呢,一个比一个狡猾奸诈,借着这个机会,变着法儿地向百姓摊派费用。每征收一只蟋蟀,就有好几户人家被折腾得倾家荡产,日子过得那叫一个凄惨。

在这县里,有个叫成名的读书人,这人肚子里有点墨水,可就是运气不太好,考了好些年的功名,愣是一次都没中。他这人呐,性子老实巴交的,还有点迂腐木讷,结果被那些狡猾的小吏给盯上了,推举他做了里正。成名心里一百个不愿意,想尽了办法,又是送礼又是说好话,可就是摆脱不了这个差事。这不,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他那点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微薄家产,就被这差事给折腾得一干二净了。

这不,又赶上征收蟋蟀的时候了。成名这人实诚,心里想着:“我可不能像那些黑心的小吏一样,去搜刮老百姓的钱财。”可他自己又没钱去买蟋蟀来交差,这可把他愁坏了,整天唉声叹气的,心里头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沉甸甸的。这天,他坐在院子里,看着那空荡荡的屋子,越想越绝望,嘴里嘟囔着:“这可咋办呐,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哟,摊上这么个倒霉差事,还不如死了算了。”

他的妻子听到了,赶紧从屋里跑出来,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劝他说:“当家的,你可别犯糊涂啊。死有什么用呢?你要是死了,咱这个家可就彻底完了。依我看呐,你不如自己去抓蟋蟀,说不定运气好,能抓到一只符合要求的,那咱这难关不就过去了吗?”

成名听了妻子的话,觉得有点道理,心里头燃起了一丝希望。于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提着竹筒和铜丝笼子出门了。太阳还没完全升起,天边泛起一抹淡淡的红晕,成名就已经穿梭在破墙和草丛之间了。他眼睛瞪得大大的,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一会儿翻开一块石头,一会儿又在洞穴边仔细查看,嘴里还念念有词:“蟋蟀啊蟋蟀,你到底藏在哪儿呢?快出来吧,可别再折磨我了。”

就这样,他每天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可老天爷就像故意跟他作对似的,他始终没有抓到一只像样的蟋蟀。就算偶尔抓到两三只,也都是又瘦又小,弱不禁风的,根本不符合要求。

县令那边可不管成名有多辛苦,只知道限期要蟋蟀。十多天过去了,成名一只蟋蟀都没交上去,县令这下可火了,把成名抓去打了一百多板子。成名被打得两腿之间脓血淋漓,连路都走不稳了,更别说去抓蟋蟀了。

他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回到家,往床上一躺,翻来覆去的,心里头全是绝望。他望着屋顶,眼泪止不住地流:“老天爷啊,你为啥要这么对我?我本本分分做人,怎么就落得这么个下场呢?还不如死了,一了百了。”

就在成名万念俱灰的时候,村里来了一个驼背的巫婆。这巫婆可神了,据说能通过神灵占卜,不管是丢了东西,还是生了病,只要找她问卜,都能得到解决的办法。成名的妻子一听,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赶紧准备了些钱,匆匆忙忙地去问卜了。

到了巫婆家门口,好家伙,那场面可真是热闹。红妆的少女和白发的老婆婆把门口挤得水泄不通,大家都眼巴巴地等着进去问卜。成名的妻子好不容易挤了进去,只见里面有一间密室,挂着一幅厚厚的帘子,帘子外面摆着一张香案,上面插着几炷香,烟雾缭绕的,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问卜的人一个接一个地进去,出来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有的喜笑颜开,有的却还是一脸愁容。

成名的妻子好不容易挤到了巫婆跟前,巫婆看起来神神叨叨的,站在一旁,脑袋高高仰起,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天空,嘴里还念念有词,嘴唇快速地一张一合,也不知道在跟老天爷念叨些啥。周围的人都大气不敢出,一个个肃立静听,生怕打扰了这神秘的仪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一会儿,就见那密室的帘子里“嗖”地扔出一张纸来。众人围过去一瞧,好家伙,纸上写的事儿,正是刚才进去问卜那人心里想问的,丝毫不差,就跟被人看穿了心思似的,这可把大伙惊得目瞪口呆。

成名的妻子站在一旁,心里七上八下的,不停地搓着手,嘴里小声念叨着:“老天爷啊,你可要保佑我们家成名,让我们能抓到一只好蟋蟀,度过这个难关呐。”终于轮到她了,她深吸一口气,准备向神灵祈求帮助 。

成名的妻子也不敢耽搁,赶忙把准备好的钱恭恭敬敬地放在香案上,学着前面人的样子,又是烧香又是虔诚地跪拜,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老天爷啊,求求您开开恩,救救我们家吧,让我们能抓到一只好蟋蟀,可别再让我家那口子受苦啦。”

约莫过了一顿饭的工夫,原本静止的帘子轻轻晃动了一下,紧接着,一张纸片从里面飘了出来。成名的妻子眼疾手快,一把将它接住。她满心期待地展开一看,却发现上面一个字都没有,只有一幅画。

画面中间画着一座巍峨的殿阁,飞檐斗拱,气势恢宏,看起来像是一座寺庙;殿阁后面是一座小山,怪石嶙峋,横七竖八地散落着,山上荆棘丛生,密密麻麻的刺像是在守护着什么秘密;在荆棘丛里,一只青麻头的蟋蟀正安静地伏在那里,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旁边还有一只肥嘟嘟的蛤蟆,后腿弯曲,蓄势待发,好像下一秒就要跳起来似的。

成名的妻子盯着这幅画看了老半天,眼睛都快瞪酸了,脑袋里还是一团浆糊,完全不明白这画到底啥意思。不过,一看到画里的蟋蟀,她心里头就隐隐约约觉得,这事儿和自己家抓蟋蟀的事儿肯定脱不了干系。于是,她小心翼翼地把画折好,藏进怀里,急匆匆地跑回家,拿给成名看。

成名接过画,翻来覆去地琢磨,眼睛瞪得像铜铃,嘴里还不停地嘀咕:“这画咋回事呢?莫不是老天爷在暗示我抓蟋蟀的地方?”他越看越觉得画里的景象熟悉,突然一拍大腿,兴奋地喊道:“哎呀,这不就是村东的大佛阁嘛!准没错!”

想到这儿,成名也顾不上自己浑身的伤痛了,咬着牙,勉强支撑着从床上爬起来,顺手抓起一根拐杖,紧紧攥着那幅画,一瘸一拐地朝着大佛阁后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