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的仙人们乘坐着一艘会飞的船就走了。
余小洋听了这个,自然是大喜过望。
超自然的力量,谁不向往?
余小洋现在最期望的就是,仙人能再来收次徒。
不只期望自己能有资格被村民口中的仙人收走,更是想能亲眼见一见那些仙人。
毕竟作为一个唯物主义的接班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你不让余小洋真正的看一眼,他还是不能彻底相信的。
。。。。。。
“老师,这个字怎么念?”
此时的余小洋正在村子尾部的一个破旧的小屋子里,指着一个复杂的字,向一个穿着灰白色长衫,中等身材,长相有点猥琐,并留着一绺山羊胡的中年人询问。
这个中年人叫赵有才,是个读过几年书的人,之前做过山下一个县城的师爷,也算是个见过世面的。
但是在做师爷的时候,他犯了个大错。
余小洋也问过,人家不说。
只知道赵师爷被发现的时候都快饿死了。
山里的人淳朴,看赵师爷实在可怜,就把村子里一处已经无人住的房子收拾收拾让赵师爷住下了。
又因为赵有才懂得读书写字,就让他把村里的小孩子一起教一下。
村里人平时打猎、种田得到的食物,都会过来送给赵有才一份。
就这样,他在村民的帮衬下,在这个村子里定了居。
张老头在捡回来余小洋不久,就也把他送到了这里,让余小洋跟着他读书写字。
而余小洋大多数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都是从这位赵老师口中得知的。
毕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赵有才的见识和对这里的了解要比村民知道的多得多。
余小洋也曾经问过他仙人的事,赵师爷回忆了一下,告诉余小洋。
以前的确是有过有神通的仙人来找过县令,让县令召集县里各家适龄的儿童,仙人要从中挑选弟子。
并且当时国都还发了公文,公文上的大意就是全力配合仙人。
县令当然是听令,召集了全县年龄合适的孩童,仙人最后带走了几个小孩,而带走的这几个小孩,赵有才就再也没见过了。
赵有才探过头,看向余小洋指着的字,捏了捏他下巴上的山羊胡说:“这个字念“诸”是指大家、各位的意思。”
余小洋点了点头,将这个字记住。
这个世界的文字,如华夏的文字一样,也是方块字,而且给了余小洋极大的熟悉感。
因为之前做游戏策划工作,很多游戏为了赶时髦,都不管不顾向里面胡乱地添加古代元素,也算耳濡目染。
这些文字在余小洋看来极其像华夏秦朝时的小篆,虽有些差别,但这种熟悉感却好似在告诉余小洋,他所想的是正确的。
赵有才捋着他的山羊胡,笑呵呵地看着余小洋,这个学生是令他最满意的。
其他山里的孩子要不非常贪玩厌学,要不就是愚笨木讷。
而余小洋不只好学,还非常聪明,更常常能举一反三。
凡事都怕对比,余小洋在其他孩子的衬托下,闪闪发光!
因为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