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袁崇焕的战略

“是!”情报官领命而去。

宁远城的战后胜利消息传回京城,朝堂之上却并未因这场胜利而显得轻松。相反,群臣之间的争论愈演愈烈,甚至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舌战。

一位年长的保守派大臣率先发难,站在殿中央,语气严厉而冷漠:“陛下,辽东一战虽得小胜,但国库消耗巨大,边境战事无休无止,如此下去,国本将摇摇欲坠!微臣以为,应尽快遣使向后金修好,以求和平。”

他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中,引起了一阵低声的附和。几名立场相近的大臣纷纷点头。

另一位主战派的大臣立即站了出来,怒声反驳:“修好?后金铁骑烧杀抢掠,视我大明为砧上鱼肉,岂会因几句言辞就停止侵略?辽东一战的胜利恰恰证明,只有强兵利器才能保住我大明的边疆!”

保守派大臣冷笑一声,转身指向对方,声音中透着不屑:“强兵利器?天策军那所谓的火器不过是花费巨资的虚张声势罢了!这些无谓的开支已使国库入不敷出。若非辽东战事,我们何至于连赈灾的钱粮都要三思而后拨?”

一时间,整个大殿内充满了争吵的声音,主战派与主和派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就在朝堂争论不休之际,后金的使节带着“和谈条件”抵达京城。这名使节身材高大,举止傲慢,他站在朝堂中央,目光从群臣身上扫过,语气带着轻蔑:

“我大汗仁慈,不愿看到两国百姓因战乱而受苦。若明廷真心求和,我大汗提出三点条件:其一,割辽东以东之地;其二,每年向后金输送银两百万两;其三,将明军火器工匠送至我方,以示诚意。”

此言一出,朝堂内一片哗然。许多大臣脸色骤变,纷纷交头接耳,但也有少数人面露犹豫。

那名保守派大臣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虽然使节的条件苛刻,但若以此换取边疆的长久安宁,也未尝不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番话如同一块石头投入湖中,激起了更大的波澜。主战派的官员立即怒斥:“苛刻?这分明是屈辱!若同意这些条件,岂不是变相承认我大明比后金低一等?”

使节闻言,冷笑一声:“若明廷不愿和谈,那便准备好迎接我大汗的大军吧!”

正在此时,崇祯从龙椅上缓缓起身。他的目光冷冷扫过全场,声音不疾不徐,却透着威严和不可违逆的决心:

“使节所言,朕已听清。但朕要告诉你们,辽东是我大明的屏障,割地求和之事,绝无可能!火器是我大明的镇国之宝,不可能交给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