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政变开始

“大家以后干这种事情想必也会有些经验。”

千秋看向苏沫,他被苏沫告知过,要打败天理,集权社会是其中一个方法,它不是唯一一个,却是比较容易达到和控制的一个。

苏沫再次命令,在座的人才开始张嘴,千秋也和苏沫讨论起来。

政变的点有两个,一个是巧立名目,一个则是让人信服,而刻晴的声誉让这事不难办到。

首先是巧立名目,合作会,那自然是旨在加深与新坎瑞亚的纵深合作,促进璃月港各方面的发展。

为了让人信服和后续的合作,必须真正让璃月港的人看到发展和好处,苏沫和千秋决定重启在璃月港的那些属于新坎瑞亚的废弃工厂,都是一些空壳子,之前刻晴第一次来时所提出的,苏沫全部都只是做做样子,毕竟璃月港还没有真正到他手上。

会内记录,此项目命名为【c-174】项目,会议投票,共272人,231人同意此计划。

同一时间,会议参与人员给出了两份文件,一份是合作会的纲领,另一份是合作会的成立发言稿,在刻晴大致介绍了璃月港的一些情况后,这些人在发言稿中极尽暗讽中伤的才能,把凝光塑造成了一个贪得无厌,把自己的私欲与璃月港绑定的无耻之徒,刻晴听后对他们对凝光的说法有些不舒服,凝光是做过很多肮脏事,但绝对不是他们所说的那样罪大恶极。

苏沫把发言稿交给刻晴处理,让他们自己酌情采纳。

刻晴提出要用广播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件事,她明白自己的影响力,就连那些高高在上的门阀都愿意听自己几句,她自然而然会考虑让更多人支持自己。

千秋对合作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进行了补足,提高其官方性和目的性,但他提出了一个问题:“广播要提前装修线路,如果提前动工,以凝光的洞察力我觉得不妥。”

苏沫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广播可以以地脉信号的形式运作,但范围有限只能覆盖方圆几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