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逐渐沸腾

儒门为圣 半唱半和 1080 字 17天前

宋玉轮认真从头至尾品读一编,开口赞颂道:“开篇以山水引喻,则来不突;文末引古语做结,则气势不尽;中间屋外景、室中人、手上事,布置层次,结尾巧引‘何陋’之言,隐藏‘君子居之’四字在内,构思精巧,回味无穷。”

宋玉轮读完全篇后,也是发自肺腑赞叹:“不愧为九彩文章,小小短篇,无法不备。凡铭多自警,此文却自得自夸,体格稍变。至其词调之清丽,结构之浑成,则文字虽不满百,自含大雅。”

张公望则是笔挺地站在墙壁前,一动不动地盯着上面的墨迹,似有所感,激动地说道:“这是一篇‘澄心文’,九彩的‘澄心文’!”

儒修要炼文心、开文路、辟文界,顾名思义,“澄心文”可以辅助儒修凝练文心。

“澄心文”不仅作用极大,更是非常罕见,可能一万篇文章里面才能找出一篇,像是《陋室铭》这样独断千古的“澄心文”可谓是可遇不可求,价值也更上一层楼。

逐字逐句读完文章,三人这才收回神思,注意到了一旁站立的姜澈,这篇九彩文看样子是这位年轻所写的。

张公望此前已经和姜澈相识,他心中清楚姜澈的本事,之前已经见姜澈写过一首接近九彩的战诗,此时此刻,见到这首九彩文,自然而然联想到姜澈身上,虽然惊讶倒是也不觉得有多夸张。

他主动开口介绍双方的身份:“沛然,这位是西城通判宋玉轮宋大人,这一位是我的同乡老友瞿士耕。”

姜澈主动拱手见礼:“晚辈姜澈,见过王夫子、瞿夫子、宋大人。”

宋玉轮露出了和蔼的笑容,向姜澈确认自己的想法:“不必多礼。本官刚才察觉此地有九彩诗文引发天地异象,所以前来一探究竟。这篇《陋室铭》可是沛然你所作?”

姜澈答道:“正是学生刚才所写。”

一旁的瞿士耕听闻,捋了捋自己的胡须,脸上的笑容灿烂,说道:“甚好,甚好。果真是英雄出少年。”

张公望的注意力仍然被墙上文字所吸引,在心中一点一滴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