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长安

安九黎听了之后连连点头,他从这位巨子口中,他了解到了墨家的很多往事,另外对当下各学派的局势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可越是这样,安九黎就越觉得,这副担子重得不一般,他也不清楚,这位老者,凭什么就相信,自己能挑起这样一副担子。

这天早晨,安九黎像往常一样推门进来,想继续听老者的教诲,可叫了几声,一直没有回应,上前一探脉搏,才发现这位第十九代墨家巨子墨言,已经在沉睡中故去。

安九黎赶往出门招呼马车,准备好棺木,扶着老者的灵柩,按照老者留下的地址,在当地人的帮忙下,把老者安葬在了他的妻儿旁边。祭拜完老者后,安九黎付了银钱,遣散众人,独自回了长安。

此时,安母病重,安九黎在府里待了几个月,年逾七旬的安母,在灵丹的护养下,依旧没能挺过这一劫,包括稷下学宫安玲珑,远在南越的妹妹安思云,相继赶回家里,一起送别了安母。

安思云如今已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他自小在王府长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为擅长琴艺,在南越一带颇有才名。

女大十八变,安思云早年淘气,安九黎因此是吃了不少苦头,可如今她却已温婉贤淑为南越人称颂,反倒是自小静若处子的小郡主燕琦,如今却习得一身武艺,行事也相当跋扈,完全不输当年的燕双贺。

安九黎并非儒门中人,也没有按照儒门的规矩丁忧三年,安玲珑因为学宫事务繁忙,早先就回了临淄,安思云修书一封给燕琦,另外又给她的师父孟玉娇备了一份厚礼,就兴致勃勃地跟安九黎说她不打算再回南越了,想留在长安。

后来发生了一件大事,庚申年王妃一案轰动长安,当年遗失的小皇子在礼部袁典的努力找寻下有了下落,据说当年吴王王府有一个老奴,深受王妃器重,王妃死后,老奴带着皇子外出王府避难,一同离开王府的,还有老奴自己年幼的女儿。

皇子找回之后,朝中王公重臣争相宴请,以此想讨得这位皇子的欢心,毕竟,他极有可能成为宁帝国的储君。

安府也不例外。

安九黎父子出门迎迓,鸾车的阶梯上走下来一个和安九黎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安九黎抬眼一看,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巫咸街游侠儿阿浪。他身边跟着的,是太后的侍女庞麟月。她打扮得雍容华贵,让安九黎差点没认出她来。

阿浪看到安九黎的第一眼,愣了愣,接着,就喊了一声前辈,拉着安九黎两人一同步入安府。远处马车旁侍里的庞麟月一脸笑意,她在太后身边尽职尽责侍候多年,这件事也是多亏了她从中斡旋。

送别皇子后,安父皱着眉头问安九黎:

“你们认识?”

安九黎摇了摇头,说道:

“以前认识,现在,说不准了。”

一个月后,安思云听说安九黎要远行,帮忙收拾好行礼,背上包袱,安九黎再无牵挂,阔别了那个他住了十多年的小院,一路御剑朝着君山而去。

在云雾缭绕的天际,安九黎站在青辉法剑之上, 回首了望了一眼逐远去的长安,兀自略微一笑,喃喃道:

“长安,长安,长长久久,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