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氏集团成功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后,李轩本以为可以稍微松一口气,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公司的快速发展使得管理架构变得越发复杂,部门之间的协调开始出现问题。生产部门抱怨研发部门的设计过于理想化,导致生产难度增加;销售部门则指责市场部门的推广策略不够精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研发部门又觉得其他部门不理解他们的创新理念,束缚了他们的手脚。
李轩意识到,必须要对公司的管理架构进行一次彻底的优化,否则这些内部矛盾将会严重影响公司的发展。于是,他决定邀请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来为李氏集团进行诊断和改革。
咨询公司经过深入调研后,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组织架构方案,其中包括重新划分部门职责、建立更加高效的沟通机制以及引入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然而,这个方案一提出,就遭到了部分老员工和高层的反对。
“李总,这么大的变动,会让公司陷入混乱的。我们一直以来的管理方式也没什么大问题,为什么要改?”一位资深的副总说道。
李轩严肃地回应:“如果我们不改变,问题只会越来越多,最终阻碍公司的发展。我们不能因循守旧,必须要适应新的形势。”
尽管面临着巨大的阻力,但李轩还是坚定地推行了改革方案。在改革的初期,公司确实出现了一些混乱,工作效率甚至有所下降。但李轩亲自坐镇,协调各方,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新的管理架构逐渐发挥出了优势,部门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决策效率也大大提高。
就在公司内部逐渐走上正轨的时候,外部市场又出现了新的变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法规,对企业的生产排放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氏集团的一些工厂由于设备老化,无法满足新的法规要求,面临着停产整顿的风险。
“李总,这可怎么办?如果停产整顿,我们的损失会非常巨大。”生产部门的负责人着急地说道。
李轩冷静地思考了一会儿,说道:“这是一个挑战,但也是一个机遇。我们正好借此机会对工厂进行升级改造,引入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提升我们的生产水平。”
然而,升级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在改造期间,生产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让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李总,资金方面我们很难承受这么大的支出。而且在改造期间,订单的交付会延迟,可能会导致客户的流失。”财务总监和销售经理同时说道。
李轩坚定地说:“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要着眼于长远的发展。资金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解决,比如银行贷款、引入战略投资等。至于客户那边,我们要提前做好沟通和解释工作,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在李轩的努力下,资金问题得到了解决,客户也大多表示愿意等待。工厂的升级改造工作顺利展开,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技术难题,但在专家和工程师们的共同努力下,都一一克服了。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工厂终于完成了升级改造,顺利通过了政府的验收,重新投入生产。新的生产线不仅环保达标,而且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了显着的提升。
正当李轩为工厂的成功改造而感到欣慰的时候,行业内的竞争又进一步加剧了。一些新兴的企业凭借着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灵活的市场策略,迅速崛起,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
“李总,这些新兴企业的打法太灵活了,我们有点跟不上节奏。”市场部的负责人说道。
李轩微微一笑:“那我们就向他们学习,创新我们的商业模式,不能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