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改革西夏军政

西夏兴庆府。此时,武松早已率领攻伐黄头回鹘的大军先武植一步返回了兴庆府。

对于黄头回鹘,武松此次出兵没费太多周折,也未经历激烈战斗。黄头回鹘不像高昌回鹘那样拥有固定城池,而是以部落形式存在。

对于武松所带领的三万骑兵而言,攻击这样的游牧部落极具优势。短短两个月,他就将生活在河西走廊与西域交界地带的黄头回鹘全部俘获。

并且在青海湖、罗布泊、柴达木盆地三地建立起了军寨,同时留下五千将士,用以防范吐蕃的入侵。

之后,武松将被俘获的黄头回鹘分成两部分,两万人分留在三个军寨,成为军寨内的居民。另一部分约三万多人,被他率领大军押解至西夏国都兴庆府。

李明珠看到被武松俘虏回来的三万黄头回鹘,欣喜不已。要知道,如今的西夏地广人稀,最缺的便是人口,这三万多人能够极大提升西夏国力。于是,她把这三万人安置在兴庆府周边,让他们定居下来。

武植和卢俊义两人率领大军,历经半个多月的急行军,终于回到了西夏的兴庆府。此次平定西域,从在兴庆府出兵开始,到结束归来,前后历时三个多月,可谓兵贵神速。

当大军行至兴庆府时,李朋珠早已率领西夏群臣在此迎接。在另一旁,则是早已归来的武松以及驻守兴庆府的宋军将校。

武植及众将策马行至城门前,只见城门方向的西夏群臣以及驻守于此的宋军将校纷纷向武植下拜,齐声高呼:“我等参见天策上将军。”

骑在马背上的武植神色一怔,面露疑惑,他定睛望向正面带笑意的李明珠,询问道:“明珠殿下,这是怎么回事?”

李明珠听了,笑意盈盈地开口说道:“武大人为我西夏开疆扩土,功勋赫赫。虽说武大人乃是大宋重臣,却对我西夏有恩。故而本王已下诏,封武大人为我西夏国师以及天策上将军,其位在王公之上。往后能够随意调动我西夏境内兵马。”

武植深深地看了李明珠一眼,心中暗忖:这李明珠好大的手笔,要知道西夏的国师之位可是高于中书令、尚书令等大臣。而西夏被唐朝赐姓李,建国后所设官职皆沿袭唐朝,天策上将军乃是唐朝时期李世民所受封的官职,其职权能够统领全国兵马。

他微微轻叹一声,望着眼前除李明珠外向自己行礼的众人,沉声说道:“诸位不必多礼。明珠殿下,咱们进城吧。”说完,一行人进入了兴庆府。

在西夏王宫之中,此时于李明珠的御书房内,武植沉声道:“明珠,我现今身为大宋重臣,倘若被朝廷诸公知晓我出兵协助你攻伐西域之地,定然会引官家及朝堂诸公的不满。此次停留在西北之地,是对朝廷说银州、夏州,宥州等几州的党项旧部反叛,需要镇压,这才能够停留。”

“放心吧,武郎,你无需担忧。此事我早已清楚,故而一个月前,我以西夏王的名义写了一封奏折送往大宋朝廷,言明夏州、银州等几州的党项旧部逃窜至西夏境内兴风作浪,需要你来镇压,你们大宋官家也已同意。”李明珠笑着回应说。

武植闻言,也稍稍松了一口气。自己如今在这西北之地,已经待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再不回去,朝堂上的赵佶以及众臣恐怕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要割据西北自立了。

李明珠看着武植脸上那紧张的神色,心中暗自叹息,脸上掠过一丝无奈。这武植还是太过在意大宋朝廷啊,看来想要让他与大宋决裂,并非是件容易的事。

随后,李明珠面带期望地望着武植,说道:“武郎,你能否等到我分娩之后,再返回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