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殿中,李绚平静的看着眼前的漠北地形图,眼中焦距无定。
余泽站在李绚身侧,躬身说道:“东宫编修《汉书》的消息已经在两京和地方传了开来,世人皆赞陛下英明无双。”
“没有什么可英明的,无非就是对比高宗一朝而已,没有武后,恐怕是天下文人武将都愿意看到的。”李绚轻轻笑笑,然后说道:“世上的事,就怕对比,武后之事一翻出来,那么当年的玄武门之变怕也少不了要同时被提及。”
“喏!”余泽肃然拱手。
如今朝野上下,对于高宗一朝的追溯,已经几乎无人再想。
李重俊因为身体原因无法担负天下重责,而李成器更是主动放弃了皇位,高宗皇帝的嫡系一脉,已经没有指望再夺得天下。
李重俊和李成器的年龄太小,不少十年,哪怕仅仅五年,李绚就能将天下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再无人追溯前朝。
那么就只剩下太宗皇帝诸子孙,名册上,还有名册外的,除了李重俊和李成器两兄弟以下,恐怕要以李象和李厥为主了。
对于这两兄弟,只要将玄武门的事情翻出来,就足够让想要支持他们的人心思动摇了。
最后剩下的,就是完全的野心家了。
“益州和并州,找上几个有错的参军,想办法将他们的罪状递到李象和李厥的手里,看看他们两个会怎么做?”李绚平静的抬头,说道:“若是他们两个秉公办事,那么便无需多管,隔三差五的,将地方官员的错处塞到他们手中,若是他们徇私,那么便想办法将他们徇私的事情,告诉御史吧。”
“喏!”余泽认真点头,李象和李厥身边,早就已经被密切死死的盯住,他们两个想要做什么还真不容易。
稍微一停,李绚说道:“不过若是朕猜的不错,他们这段时间,应该会秉公办事的,朕派人盯着他们的事情,他们猜也应该能够猜到。”
“陛下的意思是说他们会伪装?”余泽眉头一挑。
“当然”李绚回过头,说道:“唐见日那边怎么样?”
余泽一愣,随即就说道:“唐见日这段时间难得的低调了下来,不过周季童反而上蹿下跳的。”
周季童是前营州都督周务道和临川公主的幼子,学识不佳,能力不行。
“朕记得他还没有授官吧?”李绚抬头,问道:“他是打算怎样,走科举,还是宗正试,又或者打算走荫官?”
“荫官。”余泽很肯定的说道:“科举他没有这個能力,宗正试这两年抓的又紧,所以只有荫官,而按照陛下所言,荫官所以授地方州县学官为主,而这些,左相那边又盯得紧。”
办学堂,是李绚登基以来,安抚天下文人最主要的手段。
如今的大唐,虽然不是宋明时候,唯文是举的时候,但文人也已经逐渐的成为天下主流。
尤其是每一年的科举,更是天下新官的来源之一。
李绚登基之后,更是准备逐渐的对科举进行改制。
最终达到三年一试,录取百人的目标。
以降低寒门士子科考成本的手段,从而降低世家大族在为官上的比例。
当然,这不是现在就能立刻去做的,他需要时间,需要机遇,更需要李绚有常人难以想象的威望,才能够将这一切强行推行下去。
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即便是日后李绚死了,天下也不会翻覆,太宗皇帝的后人也休想将天下夺回来。
“兵部那里要抓紧些,军中将士转为地方官员的制度要尽量完善、”李绚再度嘱咐一句。
“喏!”余泽肃然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