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亮也四下看了看,愣是没有找到,挠了挠下巴络腮胡,喝道:“李义府!”
话音刚落,就有一个穿着蓝色官服的年轻人快步走来,道:“大将军,下官在。”
李大亮喝道:“你去哪儿了!”
李义府收起作揖的双手,回道:“下官一直站在这里。”
闻言,李大亮又喝道:“老夫怎么没看见你。”
“回将军,下官品阶低微,站在他们后面。”李义府指了指站在后方穿着品阶更高的官服,那都是四郡的上官与长史。
他原本就只是一个门下省典仪,奉太子之命前来修缮河西四郡,也不过领了一个修城之权。
本质上,从官阶来看,还是一个微末的门下省典仪。
李大亮想要责备又无从下口,面向段瓒又面带笑容,“段侍郎见笑了看,这年轻人不灵醒。”
段瓒站在火把下,点头道:“看看他辩解得这般周全,怎会不灵醒。”
李义府作揖道:“下官口拙,让段侍郎见笑了。”
段瓒是朝中大将军段志玄的儿子任职兵部侍郎,而当年晋阳起兵之时,段志玄就追随了还是少年的陛下。
李大亮面对眼前的监察队伍,要多客气就有多客气。
段瓒领着队伍走入了修缮好不久的敦煌郡,更多的火把也跟着队伍入城了。
李义府低声道:“大将军,下官刚刚是否妥当?”
李大亮悄声道:“过了。”
“那下官之后就不要这么收敛了?”
李大亮看着入城的队伍小声道:“要不是太子殿下指派你来修建河西走廊,老夫也不会这么惯着你。”
李义府连忙道:“大将军教导得好。”
李大亮用胳膊撞了撞他的肩膀,示意入城说话,一路走在队伍的后方小声道:“你说是不是太子殿下在朝中出了什么事情,才会有这么多监察的官兵?”
李义府是个很聪明的人,尽管他平时总是见人说人话,见狗说狗话的模样。
李大亮用他还是很顺手的,河西四郡建设好了,包括牛进达,与戍守的将士都有功劳。
要是修建不好,就会被怪罪,当然了修建不好就是吐谷浑人不好好干活。
真要是那般,李大亮打算临走回长安领罚之前,杀光这些修建城墙的吐谷浑人,再回长安领罚。
以至于现在,生活在河西四郡的吐谷浑人还过得好好的,他们真要感谢李义府。
翌日,朝中来的官吏就开始巡查建设事宜。
早晨,李义府给这些吐谷浑人分发肥皂,一个吐谷浑男子双手接过肥皂,朝着长安放下大声道:“感谢天可汗赐予我们肥皂!”
每一个领了肥皂吐谷浑人,都要这么大声喊一句。
这些人的外衣写着字,大致上都是三,五,六,七这样的数字。
段瓒好奇道:“大将军,这些人的衣衫是怎么回事?”
李大亮回道:“方便管理,有些吐谷浑人甚至说不清自己的名,为了方便每个人的外衣后背都写着字,领取肥皂的时候便好登册在案。”
“好手段,大将军高招下官佩服。”
“这是太子殿下安排的,与老夫无关。”
“太子殿下如今还会与河西四郡有书信往来?”问话的是一个御史台的官吏。
李大亮回道:“从未有过,老夫来到河西走廊就没有太子殿下来信。”
话刚说完,就有御史台的官吏记下了这段话。
分发完肥皂之后,李义府就被御史台的人请走问话了。
一间屋内,几个御史站在一起,都盯着眼前这个叫李义府的人。
“我等奉命办事,还望李典仪莫要怪罪。”
“无妨,下官定如实禀报。”
“太子殿下给河西走廊的五万贯,都在?”
“已经用去了三千贯,用于采买石料,木料,还有短衫,麻绳与粮草,这些账目都在大将军手中,诸位若是不放心可以去查看。”
“为什么给吐谷浑人肥皂?”
“是他们的工钱,这些人拿了肥皂就会卖给西域人,肥皂还是很值钱的。”
几人相看一眼,又问道:“收工之后你们还要收钱?”
李义府神色老实地回道:“每个月,他们领一次肥皂,肥皂从他们手中卖出去之后,需要拿出一成的钱当作市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