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动脑筋王晨发迹

末日须弥记 青黛述怀 1032 字 7小时前

王晨一开始搞废品收购,有了点家底后,很快他便打着废品回收的旗号,开始销赃,他的废品回收站实际上就成了个买赃销赃的窝点。因为他也很公道,成本核算方面相当到位,不往死里压价,所以小偷都愿意给他送货,就没有他不敢收的“废品”。发展到后来,几乎整个城市的小偷都往他这送货。

当然这与他背后有人也有直接关系。他有个表舅在税务局工作,借着这个的关系,他认识了不少人,其中就有片区派出所的。他借着这个派出所的关系,又把派出所里的朋友交了个遍。派出所的不可能不认识分局的,况且派出所的也不一定一辈子总在派出所,肯定会有人员进退流转,慢慢的他分局里也就有人了,银行也有人了,过些年上边领导层也开始有人了。

没几年他资金上来了,便开始向着典当行业发展。典当行的牌照可不是好搞的,人家王晨就搞到了。生意大起来,他手下小弟也越来越多,典当行是越做越大,并且开创了一门新业务:追债。

有一年,正赶上银行要上市融资。按照上市的要求,前三年的财报必须好看,一年利润要满足10%以上的增长。可银行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大堆坏账烂账。这东西做到报表里,那就没法看了。

当年银行贷款特别容易,只要给相关领导足够好处,几乎是想贷多少贷多少。领导也好,业务员也好,当时往外放贷款根本也不怎么考虑能不能还。这钱也不是自己的,根本没人当回事。而凭本事借来的钱哪有主动还的道理?所以一段时期里坏账烂账特别多。

现在上边规定银行要上市,这里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上市之前必须剥离不良资产,以确保财报能看得下去。于是就出台了一个办法,把银行的这些坏账打包拍卖。一个债权包往往是几个亿上下,以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甚至更低的价格拍卖出去。这一下将债权卖掉,换成现金,财报就好看多了。

买了债权的人拿着这些债权,便按单子一个个去要债。能要回多少钱,那完全看个人本事。有多大本事就能要回多少钱。

王晨就赶上了这么一个好机会。他以极低的价格打包买回来一大堆银行的不良资产,然后一个个往回追钱。讨债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能欠贷款的人都是有三把神沙的,可王晨手里的沙子更多。他手底下有几个打手号称四狼五虎,都是敢打敢杀的,小弟更是众多。打打杀杀是家常便饭。当然,王晨也不只是靠打打杀杀,他还针对不同的欠债人制定不同的讨债策略。比较经典的一个是这样的。

有一笔50万的贷款,欠债的是一个所谓企业家,其实就是个社会烂仔。他名义上开了个大商厦,其实就是个小卖部,但以商厦名义做的贷款抵押。这样的钱一般人根本追不回来,把这烂仔剁了卖也不值50万。

王晨就下了一番功夫,找小弟们深挖线索,偷偷地给这个烂仔查了个底朝天。原来这烂仔的妹妹是某县一个领导的小三。是领导帮着烂仔联系银行贷的款,而这一笔钱不用想也知道,很大一部分是拿去买美女一笑了。

王晨隔山打牛,他派人跟踪这领导一个来月,把县领导和小三在一起的情况拍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领导在一个四星级酒店里专门有一间长包房,就是为了和小三幽会之用的。包房费挂在县里某局,以会议费名义列支。王晨便派了一个身负鸡鸣狗盗之绝技的小弟,趁没人时半夜偷偷在这间包房里面安了摄像机。这一下就简单了,没几天录像全都拿到了手。

接下来事情就简单多了。

先是找债务人,也就是这名义上的企业家,要求还钱。当然,怎么可能还呢。人家凭本事借来的钱嘛。烂仔一口咬定: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爱咋咋地。

然后王晨便派人找上了这位领导。

领导当然义正言辞地表明我根本不认识这个欠债的,并且打算动用关系,搞一搞王晨这帮不识好歹的家伙。

但领导可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领导怕的是什么,王晨手里就有什么。

领导都是大丈夫,大丈夫便能屈能伸,张弛有度,进退自如。应付这点小事不在话下。

接下来事情就非常简单了。破财免灾,欠债的企业家马上便有了契约精神,很快还钱了事。当然录像带也很快到了这位领导手里。大家起码表面上是皆大欢喜。

其他债务处理方式也大体类似。当年能贷款出来的,能欠银行钱不还的,没一个是平头百姓,多少都有些软肋。王晨狠劲上来,一个个追过去:跟着孩子上下学;跟着到宾馆去偷拍;跟上一两个月看和哪个领导有关系;调查生意伙伴有哪些;跟着去扫墓记下来祖坟位置;尾随债务人去庙上看和哪位师父关系好……总之他有一万种办法让欠债的还钱。泼油漆这样下三滥的事人家一件都没干过。

王晨真要是急眼想干点啥,也很有创意。一般他就是让小弟把欠债的直接绑到小树林,捆扎结实后扒了裤子,然后拿指甲刀在大腿内侧那,生生地一点点往下剪肉,伤口比小米粒还小半分。这法和古代凌迟很是相似,但文明的多。手艺好的小弟,剪下来一小点肉后一时半会都不出血。能挺住这个的,小弟便给伤口上涂抹酒精消毒,再不行就撒点上好的精盐。这个办法一用,还钱的几率也确实高了不少。

真遇到那硬汉,搞一盒子针灸针,往最敏感的下三路头部区域扎扎针灸,施以捻针之法也不是不行。

最后,这笔债务被他几乎全都要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