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演奏成员和员工都有资格得到最好的待遇。”
吴镇点了点头。
“那么我们继续聊聊管弦乐大赛吧。虽然发生了很多事,但高朗副指挥和崔志勋钢琴家的演奏真的很震撼。”
“因为是他们两个人,所以才有可能。”
“有那样水平的钢琴家可不多啊。”
“是的。虽然有这个原因,但其实最大的原因是他们两个人彼此非常理解。”
吴镇点头回应,让贝贝能够继续说下去。
“我第一次听到高朗这个名字也是通过志勋。因为他从小就把高朗当作偶像,这是很自然的事。反过来,高朗也开始关注志勋。大概是在第一届管弦乐大赛的时候。”
“那时崔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过。”
“是的。高朗好像因为自己没被邀请而生气了。后来听了志勋的演奏,就没再说什么了。”
“哈哈。还有这样的事啊。小时候偶像的位置被崔抢走,站在被抢走位置的高朗。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注定会成为最好的对手兼同事。”
贝贝提到,每天午餐时间都要竞争的两人,比赛记录已经超过了400场。
“如果是400场的话,那上班的日子基本都在竞争啊。”
贝贝点了点头。
“比赛记录肯定让人好奇。是怎样的呢?”
聊天窗口里出现了一些称赞吴镇的留言。
贝贝像是思考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
“高朗大概赢了220场左右。不是很准确。”
“差距比想象的小啊。”
“是的。从趋势来看,很快就会被追上了。”
“哈哈。高朗先生如果在看直播,肯定坐不住了。”
“这是事实。”
虽然高朗的电话和短信已经像潮水般涌进贝贝的手机,但因为手机静音,贝贝并不知道。
“接下来肯定也不能跳过。管弦乐大赛的另一位主角,圣诞老人韦恩,很多人都好奇他现在怎么样了?”
“他作为见习团员,和其他见习团员一起生活。练习也很认真,还在接受费舍尔首席的单独指导。”
“大家都忘不了玉木宏与柏林爱乐乐团合作的感动,韦恩先生还能再次登上舞台吗?”
“能。肯定能。”
“您为什么这么确定呢?”
“圣诞老人对节奏的把握在乐团内部都很少见,非常精准。记忆力也很棒,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真的热爱音乐。”
“热爱音乐。”
“是的。圣诞老人有很多才能,但热爱音乐才是他最大的武器。我也叮嘱过费舍尔首席,要让圣诞老人始终保持对音乐的兴趣,愉快地生活。”
贝贝的教学方法始终优先考虑一个目标。
与其反复练习技巧,不如创造一个能享受音乐的环境。
热爱音乐比任何才能都重要。
“其实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话。有天才无法战胜努力的人,努力的人无法战胜享受的人这种说法。但对于这是否是真的,我有疑问,大师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贝贝微微笑了。
吴镇歪了歪头。
“不是。感觉您很久没有问这种像模像样的问题了。”
观众们看着尴尬的吴镇都笑了。
气氛平静下来,贝贝轻轻叹了口气。
“任何人都会遇到瓶颈。无论是什么样的人。”
“像大师这样的天才也会吗?”
“是的。没有例外。有才能的人只是遇到瓶颈的时间会晚一些。没有才能的人则会更频繁地面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的。”
“在那种时候,能够跨越瓶颈的动力只有热爱。仅靠才能和努力,瓶颈太高太难以逾越了。现在想想,只用热爱这个词有些模糊。兴趣、执着、渴望等很多词应该一起用。或者包含那些类似的情感。”
“啊。”
“所以那种心态是最重要的。至少以我的经验来看,有那种心态的人会一直前行。”
吴镇点了点头。
“大师也热爱音乐,所以即使在失明的情况下也能完成《大交响曲》这样的杰作。”
“是的。还有团员们的帮助。”
“我听说准备了20个月。从常理来说,不管是多么新的曲子,柏林爱乐乐团消化一首曲子竟然花了20个月,这很让人奇怪。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
“很艰难。”
贝贝的回答让吴镇和观众都很惊讶。
对于他们来说,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天才说艰难,这实在是有些别扭。
“当时有些话不能说,但我也有好几次想过放弃。团员们和我都疲惫到了极点。”
“那么……”
“但还是必须要做。不是使命感,也不是谁要求的。只是因为那一点点被填满的情感,所以不得不做。就是刚才说的那种心态。”
贝贝平淡地讲述了这20个月里发生的事情。
为了跟上钢琴的节奏而过度练习的管乐器演奏者们患上了面部肌肉疾病和严重的皮炎。
为了大提琴独奏,小索真的反复练到手指出血。
为了抓住第二乐章不规则变化的节奏,打击乐手们大部分醒着的时间都在和乐谱较劲。
还有高冲,必须同时拿着244件乐器进行校音。
吴镇和观众们听着贝贝和柏林爱乐乐团是如何准备《大交响曲》的,开始觉得他们夺冠是必然的。
“如此艰难准备的《大交响曲》,发表才两个月,累计播放量就已经达到了120亿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