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人是说请粮商为赈灾捐款?”谭纶眼睛一亮,随机又摇了摇头,“这些商人最是贪得无厌,锱铢必较,视金钱如命,如何舍得捐款。”
“如此,老百姓怕是也不答应吧。我们作为父母官,自当为民做主。”
朱平安意味深长的说道。
一切尽在不言中,谭纶了然,与朱平安对视了一眼,用力的点了点头。
朱平安又建议谭纶待粮价界定,粮商涌入台州府后,再开展以工代赈。
谭纶心领神会,以工代赈这道席能不能开好,关键要看粮商这道菜。
很快,当谭纶从靖南返回台州府城后,第二日台州府便张贴了告示,通告界定台州府粮价为每石两千五百文。与此同时,谭纶还向各郡县下发公文,公文中第一部分先是表扬并介绍了朱平安靖南抗洪救灾的经验,第二部分则是要求各郡县一律将辖区内粮价提高至每石两千五百文。
很快,台州府提高粮价为每石两千五百文的爆炸消息,就广而传播了出去。
这消息一传出去,宛若一盆鲜血泼到了鲨鱼池里,顿时一个个名为粮商的鲨鱼就疯狂了。
台州府张贴界定粮价的当日,就有上百打了鸡血的大小粮商,竭尽所能,通过马车、驴车、牛车、船运等各种方式,将粮食源源不断的运进台州地界。他们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远一点的地方,更多的粮商正在赶来。
一时间,大明各地的粮食,通过一个个粮商,源源不断的运往台州。
台州府粮荒顿时得到了缓解,虽然粮价很贵,但再也不是有价无市了,只要拿得出银子就能买得到粮食。台州的老百姓虽然消耗了多年积累的家财,但是总算是度过了这一劫,饱受洪灾蹂躏的台州在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