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隋三征高句丽,虽说都失败了,不过高句丽又好过了?全国不过五十万户,出兵五十万,基本上每家的顶梁柱都要上战场,算上后勤的民夫,可以说全民参战。国家内部几乎被打残,壮年男子近乎死绝,对于崔少宇来说,如果不是前隋对高句丽的打击,自己也不敢对现在就对半岛三国动手。
在场的百家,见李世民都不反对崔少宇的观点了,也不再憋着,现场顿时掌声,欢呼声响起。
‘哼哼,大明的祖训真好使,不过现在这个点的大唐,可以说是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可以说是华夏几千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最强大的几个时间点之一,这一百多年的时间,不好好利用起来,那就真对不起自己这天胡开局的穿越者了。’
‘以后等我老去了,墓志铭上都要写上,我为了华夏儿女上二休五努力过!’
崔少宇暗爽着对着台下挥了挥手,施施然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稷下学宫辩论一个话题,当然不是李世民和崔少宇两人的对垒,之后就是百家之人上台,代表自己的学派发表想法。
其中一个叫方有翰的名家传人最为奇特,从和亲的字当中开始解析,和和气气,亲上加亲,是少有的支持李世民和亲政策的学派。
因为崔少宇的发言,加上诸子百家哪怕经过了数百上千年的演变,其中核心都还没有太多变化,为国为民,格局那叫一个大。
最有意思的就是杜如晦了,居然是代表兵家发言,而旁边的李靖居然也没有反对,崔少宇知道这些名臣肯定不会都是完全的儒家学者,肯定有看过其他百家的书,甚至是集其中大成。
不过杜如晦的这一番操作把崔少宇秀到了。
“诸位,吾等今日在此辩论这和亲,如晦不才,愿代兵家,陈一己之见。
吾大唐自太宗皇帝即位以来,国势日隆,兵强马壮。吾等以武德定四方,以文治抚百姓,方有今日之盛世。
今边疆异族,时有不臣之心,此乃常事。然则,和亲之策,实为下下之选。 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和亲之举,无异于示弱于敌,非但不能抚其心,反使其气焰更张。吾大唐将士,浴血奋战,方才换来边疆之宁。
今若以和亲之名,行妥协之实,将置前线将士之血汗于何地? 再者,和亲非但不能保边疆之永固,反而启异族之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