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容忍那些王爷暗中搞小动作,因为这些王爷全被他牢牢控制,谁也翻不起浪花。
但他绝不能容忍自己的亲孙子做出这种事。
对朱棣而言,他最害怕的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像他当初那样举旗谋反。
他发动靖难之役,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无奈。
他不想反,但他的愚蠢侄子却逼着他造反。
如果不是当初,他侄子把他们一家往绝路上逼,他也不至于想要反抗自家人。
但既已举起了反旗,他就不后悔,哪怕世人骂他大逆不道、罪孽深重,他也全然不顾。
只是,他绝不允许自己的亲人对他来这么一手。
这些年,他为何要压制几个儿子,甚至让他们彼此勾心斗角?
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又给朱高煦和朱高燧希望,同时不断打压他们,无非是担心儿子们看不到希望后,步他的后尘,对家人下手。
因此这些年,只要不是明目张胆的反叛,几个儿子私下里的小动作,朱棣都半睁眼闭眼过去了。
但朱瞻基触碰了朱棣心中的底线。
龙之逆鳞,触之必死,就算是亲孙子,朱棣也不会有片刻犹豫。
因为他要给所有人一个警示。
也是给大家一个提醒。
你在暗地里搞什么,他都可以忍。
可一旦事情摆到明面上,别说孙子,就算是儿子,该惩处也绝不手软。
对于……朱高燧,朱棣不觉得自己对他有所亏欠。
甚至在他心中,对朱高燧已经仁至义尽了。
如今与真木耳帝国的大战已启,他深知此战对大明意义重大。
而京城,作为大明的心脏,必须稳固如山。
朱棣清楚朱高燧心中已有不满,所以他不能让这个儿子留在京城。
所以他决定带上朱高燧,有他在身边,不怕这儿子耍什么花样,只要他活着一天,朱高燧就绝不敢轻举妄动。
在这方面,朱棣有着绝对的信心。
因为他对自己的儿子太过了解。
想到此处,朱棣心中不再摇摆不定。
要带就两个都带上,只有儿子们在侧,他心里才安定。
而京城,则一如往常,让太子监国,同时让太孙辅助。
朱棣的目光落在高台下的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