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将近,白天还残留着夏天的气息,到了傍晚已经挂起一阵阵的凉风。
被风卷起的树叶晃悠悠地落在杨风的头顶上,他却毫无察觉,注意力全在华小茜给他的几页信纸上。
担心几页信被风吹走,杨风把信封压在自己的大腿下后,两只手拿着信仔细的看起来。
信:
亲爱的小风,谢谢你能喜欢我。
能被自己可爱的弟弟喜欢,说明我作为姐姐很成功。
干爸说让你做一个结果已知的人,其实就是不想你谈恋爱而已。
这一点我和干爸观点一样,世界比我们想象的要精彩,你知道姐姐的爸爸在姐姐的读初中和高中时候,经常带姐姐一起去陪他谈生意是为什么吗?
一开始我也不明白,以为他只是想让我学着他那一套,以后好接下他的担子。
后来我发现,那可能只是他一部分想法,在他身边的日子里,我认识了很多不同的人,也逛了很多地方,知道了很多事情。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地方有落后或先进,人有好也有坏,看似成长经历都不一样,实际却有共同点。
这个共同点,要说起来,就要提到你前面写的人生三个阶段。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人生的第一个阶段,那是我们从懵懂无知开始,认识世界的过程,因为那时我们还是一张白纸,所以看到山首先认识它是山,看到水要明白它怎么样才叫做水。
一旦这个认知被确定下来,我们基本的世界观就已经形成了。
但并非所有地方山就是山,所有地方的水就是水,说起来可能有点难以理解,我打个比方,比如干爸喜欢吃干点饭,所以干妈每次做饭电饭煲都会设置模式做的饭都会有嚼劲一点,如果那一天你到其他地方吃到很软的饭,那里的人认为这就是饭,而你可能怀疑,那明明就是水放少了的粥。
不知道这样的比喻你现在这个年纪懂了没有,大概道理就是这样。
人的天生就一种思维惰性,一旦长时间接触一成不变的东西,就会养成习惯和惯性思维,如果你不出去走走,很多观念就算你感觉不对,但身边人也会告诉你这是对的。
当然学校里教你们的知识,一般是经过研究过的,为了方便我们学习,不会轻易的改动,和我上面说的原因不一样,不过结果差不多。
等我们从学校毕业了,进入新的环境,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和我们所知道的不一样。
这时候差不多就进入了第二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姐姐的爸爸刚带姐姐出去的那一年,姐姐就经常跳出自己主观角度,在思考,是不是自己在学校学的东西理解得不够透彻,或者不够深入。
如果是,姐姐会尝试去换个角度去理解,或者找姐姐的爸爸请教,这结果算是好的。
但有时候会遇上根本理解不了的东西,那些东西涉及的原因很多,比如我们在思政课上学到落后的思想,人性的劣根,无法平衡的个人私欲,以及不够完善的体制。
遇到这些的时候,姐姐就经常问姐姐的爸爸,为什么不去改变它们,明明学校教导的知识那么理想完美,怎么就不跟着那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