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老家是在鹅城的一个村子里。当年国内打战。万像的爷爷勇跃响应号召。参军去了。当的文艺兵。自己暗戳戳的想。幸亏当的是文艺兵哦。因为据他平时在家里喝多了,或者兴趣高了的时候老给万像科普爷爷当年给他的科普,当成是家族的荣誉转述给万像听。战场真的很残酷。要爷爷当的是侦察兵或攻坚连。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大概率是个未知数。后来退役后分配到了珠影厂。还结了婚。然后就成了广城人了。在接着就是父亲参军复员后接了班。
父子间相处十多年,有些根子里面的东西还是很容易感受得到的。像是觉得某一件事,通过思考分析以后觉得必须是要做的,绝对不会犹豫豫、拖拖拉拉。直接就开干了。相对的对某一些事情或现象。偶尔表现出来的态度却是很淡然。严重点可以说是冷漠。
万像自己深思了一下,可能是因为见过生死的原因。
父母在家里说的是客家话。跟朋友,同事说的也是客家话。在羊城,神奇就神奇在一个说着客家话,而对方却说着粤语。却能无碍交流。而且百分百理解对方说的话的意思。你可千万别觉得奇怪。
所以万像从会讲话开始,就已经会说两种语言了。在家里跟父母说客家话。在外面跟同学或朋友都是讲粤语。自从自己五岁上幼儿园,六岁上一年级开始。普通话,又给安排上了。
然后从初中开始,为了圣斗士星矢,然后为了。RBのラブアクション映画が好きです而开始学习了日文。
完了接着欧美片跟RB片撂在一起,顺带一块学了吧。这没办法,因为连学校都开始要学英语。主课。不学还不行。
最后翻了翻,无语,就差韩语没学。干脆连韩语也学了吧。至于韩语的学习进度,那就悲催了。音能发的一模一样。照着读葫芦画瓢,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但语法跟表达却很成问题了。
实在没办法,在羊城的街头随便一走。日语的,英语的。各种学习资料。录音带,录像带。满街都是,就怕你不学,不看。韩语就没这么方便了。
而且万像觉得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好像比一般人敏感。似乎是语言的感知能力能影响到人的行为、逻辑能力。
比如说客家话的。底子里面的性格特征,和行为逻辑。是会带有硬朗、硬气的作风。
说粤语的,思想,性格,行为特征里,会有浪漫向和浅白向的想象与作风。特别是在音乐上更容易感受得到。
而英语系的感受,是粗暴、直白。但他有一个先后的问题。在音乐上它是没有形的。他只能通过以音来表义。所以声音是根本。写出来的词是为了曲而服务的。所以很容易就会让你的耳朵有共鸣。哪怕你不懂其中的含义。
日语的特点是,明明是象形字。但偏偏需要声音的变化来区别含义。所以听声音变化跟听欧美音乐,没区别。但它偏偏是很东方式的发音。所以感觉就是东方的本质但表现形式却是西方的。人的性格特点就是。本质内涵是比东方人还东方人。行为表现却是比西方人更西方人。
至于韩国人就是,全盘否定中文。照搬日文。但偏偏文字根源本质依然是东方的象形。这点从历史的根源就能看得出来。而后又受欧美影响,但凡出名好听点的音乐。曲风基本是欧美那一挂的。至于舞种,在现代舞方向看。更是搞歪了。学着学着就把人家精髓的力量、节奏、韵律,全搞丢了。乍一看,美是美了。但妥妥的就是纯欲风。没有一点内在。
尤其是客家文化跟粤式文化给万像的感受尤其深刻。
哪怕是受客家语影响的地方和范围离粤语文化这么近。但你明显能感觉到这是两种人。格格不入。无论是思想方式和行为逻辑。妥妥的就是两种不同的同类。
这就是地域文化不同所造就的特有属性了。幸好万像是在同一个文化氛围,文化地域内同时生长大的。所以万像能明确感受到内中的差异性跟区别性。
真实的例子。在不牵扯到经济、利益的情况下。如果一羊城讲粤语的碰上港城说粤语的两个人凑在一起。绝对能一起无隔阂开心喝酒、泡妞。玩乐相处。
但不同的语种的两个人,就很难做到这点了。这就是受到文化氛围影响。情感认同等不同所造就的差别现象。
看看手表,时钟已经来到10点过一刻了。万像打开钢琴盖。开启节拍器。噔噔噔噔噔。。。琴声响起。先练练声,开开嗓。随后由低到高,戏腔、花腔先后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