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村里人,管他姓甚,都能去磨面粉。
只那磨盘原就是为磨麦粉请石匠打制的,规格颇大。
她若是做糕点,必先试水,定然磨不了太多粉,三两斤米,用那大磨盘,就有些磨不上手。
“三姐,不知这两种黄米糕,在府城售价如何。”
薛黄英不知薛夏姜心里的纠结,她一向是想到就干的性格,纵然眼下瞧着做黄米糕有些麻烦,只做什么不麻烦呢。
只要理顺了,挣到银钱,到时就有劲了。
“前面磨粉制成的糕三文一块,后面原汁原味的两文一块。”
“价格倒是还好。”
因为本地不产稻米,各种米都是粮商从盛产稻米之地,用船用车运来,价格颇高。
元宵节的时候,大黄米七文一斤,大米八文一斤,糯米比起大米价格更高,足有十文。
薛黄英噼里啪啦一顿心算,按照府城三文一块,两文一块的价格来说,觉得这糕点生意可一试。
只郑新城这厮起的头,最后磨粉蒸糕的活儿却全落在二姐身上,莫名的,薛黄英瞧着郑新城有些不爽。
郑新城合计过后,大喇喇道:“第一种太麻烦了,又要磨粉,还要调制枣泥馅料,还要打模具脱模,咱们先做第二种尝尝,若是卖不动,自家留着吃也不浪费。”
薛夏姜闻言,轻轻摇头。
她不怕麻烦,第一种虽麻烦,利润更大,如果味儿不错,也不容易被仿。
第二种太简单了,几乎没有技术含量,两文一块的小方糕,很多人一瞧再一算,说不定直接就进粮铺,称些黄米大米,自家回去倒腾了。
“前面那个摸索出门道,也不难,二姐啥时候准备好,去镇上卖时知会我一声,我陪二姐一起。”
薛黄英声音清脆,看着薛夏姜的眼神满含鼓励。
她二姐自来腼腆柔弱,不惯与人打交道,姑娘时村里大娘搭腔同她寒暄,她都未语脸先红。
如今让她一个人去镇上沿街叫卖,薛黄英舍不得。
说完这茬,她就开口告辞,从身上掏出个钱袋,放在郑新城旁边的炕桌上。
笑盈盈道:“今儿你们搬家,这是我和大姐三姐的贺礼,各家二钱银子,莫要推辞,留你们添置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