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教气运封禅。从此文修们就有了修行壁垒。想要文武双修就变得极难,大部分文修都没什么战斗力,就是脑子好用。
大唐尊尊崇佛门,以佛教气运封禅。不过大唐那时候弄的比较过火,一连封禅了两次。
虽然稳固了封禅气运,却也导致佛门大昌,甚至于有天界佛门势力侵蚀人间佛门,窥伺人间权柄。
后来为了肃清天界佛门势力,才有了武宗灭佛,让人间佛门变得干净起来。
到了大宋,则尊崇道教。真宗皇帝以道教气运封禅,并且汲取了大唐时候的教训,对于道门多有整治,使得道教几乎成了赵宋皇室私产。
赵佶自称道教教主,也是有根源的。严格说起来,其实每一位大宋人皇都是道教教主。
乐山大佛的兴起与波折,其实也代表着唐时佛门势力的种种变迁,是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的。
而这乐山大佛,其实塑造的便是人间之佛。大乘佛教中“见性即佛”的教规让佛门弟子不再盲目崇拜天界佛门,也算是人间佛门和天界佛门的一种壁垒。
见性即佛,人人皆可成佛,便没必要再盲目的信奉天界的那些佛。
谁比谁会差?
乐山大佛坐在这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交汇之处,自身便占了一份地脉灵力。
在历代封禅人皇的规划中,若是未来有一天封禅结界消失,天庭大规模入侵人间。
那么这乐山大佛汇聚多年的信仰香火念力便能借助地脉灵力灌注,真正化为一尊神佛,来与天界的神佛抗衡。
而这里面也牵扯到了蓝田君坐镇的龙脉了,乐山大佛得有龙脉灵力灌注才能真正成型。要是不灌注龙脉灵力,这也就只是一块大石头而已。
所以为什么蓝田君镇守关中龙脉从不出秘界一步?因为那里太重要了!
同样的道理,大辽护国真龙通幽君镇守着地府冥界也是一样的。
大辽灭国之后,通幽君就彻底消失了,地府入口也彻底关闭,恐怕也是要等到天人之争的时候才会现形。
此时赵恒飞临这乐山大佛跟前,却并没有感受到什么心悸或者特别的感应。目光扫视一圈,来来回回飞了几遍看去,这石佛都没有什么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