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状元

(还有猜测,是宫变之后流落到宫外,之后被人买回来了。)

赵秉忠脸色通红,来不及高兴自己以后会是礼部侍郎还是礼部尚书,但是自己利用职务之便私拿东西是绝不可能啊,自己才不会这样子做的。

如果自己可以,那么谁想要回考卷就能直接拿回去了,这不全乱套了吗?

礼部官员表示,自己等人绝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毕竟礼部官员大多都是经历过殿试的,那要是试卷少了,肯定都是自己看管不力了。

这事不能认,这锅不能背。背了后患无穷啊,科举可是两三年就有的。

礼部可不能因为 这里就成了最无礼的地方。

【封建历史上连中有一类的状元是最厉害的,那就是连中六元,也就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这六次考试中均得了第一。

这样的人物只有两人,分别是明朝的黄观和清朝的钱棨。】

明清之前,尤其是唐宋时期的学子们简直就是震惊的不能言语,没想到后来还有这么牛的存在。

经历过科举的谁都无法保证自己会得第一,毕竟主考官的喜好是一个很不确定的因素。

更不要说越往上,和自己同时备考的人就越强,没有几人敢自信满满的说自己能压的过旁人。

(黄观因为反对明成祖朱棣,被朱棣给除名了。就是考完了之后好长时间,然后把人第一名除名了。)

心痛、可惜是无数人的心声。

学得文与武,货于帝王家。寒窗苦读多年终于出头,结果却被皇帝除名实在是种遗憾。

(黄观,安微池州人,原来跟着母姓叫许观,他爹是入赘的,后来朱元璋知道后特旨不用三代还宗,复姓黄。

建文帝四年,一直鲔建文帝朱允炆请各地勤王保驾。

后来朱棣攻破应天后得知自己的家人眷属全部死亡后投江自尽。)

朱允炆时期,黄观看着天幕上对自己的介绍,自己不后悔忠于皇帝,只是觉得对不住家人。

朱标也觉得这样的人才不该这样子死去,等到此人来参加科举,自己定然要考教一番,再好栽培。

(科举考试为了防止字体作弊,都会同意请人进行卷号。后面还有糊名都是为了保证科举的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