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王凝之

东晋末年,孙恩之乱爆发。孙恩率领五斗米教的信众从海上登陆,进兵会稽。此时,作为会稽内史的王凝之,面对强敌却毫不在意。他笃信五斗米教,沉迷于宗教信仰之中,认为自己可以通过祈祷请得 “鬼兵” 助阵,从而击败叛军。因此,他既不整兵备战,也不加强城防设施,而是整日闭门在道室中祈祷求福。

看到丈夫对战事不上心,谢道韫便亲自招募数百家丁,天天训练备战。然而,孙恩的起义大军势如破竹,长驱直入,很快就兵临会稽城下。王凝之没等到自己祈福的天兵天将,却等来了起义军的猛烈攻击。城破之际,王凝之才惊慌失措地准备出逃,但已经来不及了。孙恩的起义军很快就抓住了王凝之,并将他杀害,其子女也全部遇难。

王凝之的死,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动荡时代的一个缩影。他的迷信和不作为,导致了会稽城的陷落和无数百姓的苦难。而他的妻子谢道韫,在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后,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一起抵抗,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坚韧。虽最终寡不敌众被俘虏,但她的大义凛然令人敬佩。

四、艺术成就

(一)书风特点

王凝之在书法方面擅长草书和隶书,虽其成就不及兄弟,但仍有一定影响力。他的草书笔法以清劲为主,开篇时稳健迟缓,中后篇用笔速度较快,笔画也变得活跃跳荡。其隶书则端庄大气,笔画规整有力。在风格上,王凝之的书法既体现了魏晋时期书法的飘逸洒脱,又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二)与兄弟对比

北宋书法家黄伯思曾评价:“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与兄弟们相比,王凝之的书法成就或许不是最为突出的。王献之创新破体书、一笔书,书法成就斐然,与父亲王羲之并称 “二王”。王徽之的书法风姿绰约、自然奔畅,才情出众。然而,王凝之的书法也有其独特之处,他在书法中所展现出的韵味,是其他兄弟所不具备的。

(三)传世作品

王凝之留有《八月帖》传世,此帖入刻《淳化阁帖》。《八月帖》是王羲之诸子法帖中最有韵味者,前三行是行楷,到第四行突然变为行草,字势飞动,到最后两行,笔意酣畅淋漓而境界全出。整幅作品由静到动,字势逐渐活跃,渐入佳境,作品书写中的从容与王羲之传世诸帖颇有相近之处。此外,王凝之还有一首《兰亭诗》,展现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

(四)后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