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慌乱

一旁的林大安与罗小花听到这话,却是乐开了花,自己两家都是有军职的,这么说来,林志斌和罗三哥这两个家伙应该也能考上了吧?

虽说林元说过,想要从军队里面弄到一个人很不容易,但林大安却是不以为然。

就算是当年,能考上一所大学,也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林元并没有打断大安叔的话,军队中的人虽然比较单纯,但也有一些背景深厚的人。

林元能进学院的事情一出,不止是村里很多人心动,就是那几个“知青驿站”也是如此。

张国文等人还好一些,他们都是在村里住了很多年的人,他们都是上了岁数的人,知道自己回不去了,所以也就放弃了,留在了这里,也就是一些刚来没多久的人,还抱着一丝希望,在这里定居下来。

“国文,你问过林家人了吗,这个名额,是不是只有我们军队才能拿到,或者我们也能拿到?”

四只眼睛的刘亚一脸兴奋的看着张国文,而围在灶台旁烤红薯的几个男人也都将目光投向了这边。

张国文身为上林村的姑爷,同时也是村子里的一位老师,所以对村子里发生的事情还是比较了解的,而且他和那些知青不同,很多事情都是在村子里发生的。

听到这话,张国文点头道:“查过了,我老婆的表妹说,他们会在我们军队里试点,然后在未来几年内推广到整个国家,到那个时候,无论是城市里的工人,还是村子里的农民,都能拿到一些。”

张国文这话一出,那些围拢在灶台旁的知青,一个个都像是找到了活下去的曙光一般,兴奋地叫了一声。

不过他们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陈玥如推开房门走了进来,对着众人嗤笑一声:“别开玩笑了,医院一年也就五个名额,像上林村这种地方,能拿到一个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一年就这么一个名额,村里很多学生都在等着,他们的文化水平和我们差不多,而且还是本地人,凭什么让我们这么好的机会都不给他们,你也别得意得这么快。”

陈玥如一句话,就像是一桶冰水,将所有人都给泼了下去。

张国文蹙了蹙眉,有些不悦地瞪了陈玥如一眼,因为她总是在这里扫别人的兴,让他们难堪。

林大安为了维护上林村的声誉,将陈玥如打掉的消息压了下去,没有让这件事传出去,陈玥如也逃过了被人诟病的下场,但也丢了乡村学校的老师工作。

再加上她的名声已经臭透了,即使是在工改所,也有不少人躲着她,就是那些女人,也不敢和她一个房间。

陈玥如失去了一份容易的差事,还毁了自己的名誉,还拿不到回京的机会,脾气越来越奇怪。

她不敢去村里寻找杨梅,也不敢去给那个让她打胎的林红旗报仇,最讨厌的林志同被林大安派去修路,她无处可去,只能去那些地方,看着那些人不高兴,她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原本热烈的气氛,一下子就冷却了许多,众人想起陈玥如说的,也是这么回事。

如果真的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他们自然会优先考虑自己的亲人,那些知青也就失去了兴趣。

“他们都是我们的人,我们就像国文一样,过着和我们一样的生活。”赵延安忽然说道。

赵延安是六六年中考被拒后,第一次来到上林村,虽然只有二十多岁,但他在农村工作了三年。

赵延安是个心高气傲的人,他一心只想回到家乡,却从来没有考虑到农村去娶老婆,但当他看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后,立刻改变了想法。

他上高中的时候还只是一个高中生,没能考上大学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丝希望,他当然要抓住这个机会。

屋里一片寂静,好多人都不肯嫁给农村人,有的却像赵延安一样,脑子转得很快。

众人都把目光投向张国文,心说你有眼光啊,你也不看看,张国文这个头一个把村子里的妹子给抢过来的男人,现在已经当上了一所学校的校长,那生活可比他们这帮人强多了。

如果能在山村里找个媳妇,甚至是跟村里的男人结婚,那就是他们的一份子,到时候考上大学也是有希望的。

张国文听得一愣一愣的,这群人还在热烈地议论着。

他们两个人本来就是情投意合,所以才会结婚,但现在,他们都在想方设法地接近村子里的女孩子,想要考上大学,这不是骗人吗?!

张国文在村里也算是人缘不错的,自然不会同意那些知青的想法,不过这话谁也没当回事,有些人更是看张国文不顺眼。

那些青年都认为,张国文之所以千方百计的不让他们加入上林村,就是为了让他们拿到这个举荐的机会,这让张国文很是恼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以为所有人都是傻子吗?林大安不是傻子,村子里的人也不是傻子,我可不想让村子里的人跟他起冲突。”张国文看着他们一个个都是一副不怀好意的样子,劝说无效,只好低声提醒道。

赵延安听了张国文的话,心中暗笑,林大安是不是蠢他们还不清楚,但是考上大学的机会可不能放过,那可是能让自己一步登天的机会啊,农村的生活,他真的是吃腻了。

有些人甚至可以在城市里自杀,而那些年轻人,如果能够嫁给一个农村女孩,或许就能让自己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在这个山村里,能入得了他法眼的女人实在是太少了,所以赵延安必须要抓紧时间,把这个村子里最漂亮的女人给泡到手。

赵延安第一眼就看中了林元,这林元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而且他还是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据说她叔叔在军队里当过兵,和林大安队长走得很近,两人的背景都很好,如果能把她弄到手,可比嫁给一个城市里的女人要好得多。

只可惜,女孩还很年轻,在村里呆不了多久,就会被送到学校,所以赵延安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转而盯上了罗小花。

说实话,罗小花虽然没有林元那么优秀,但是在村里也算是佼佼者了。

罗家三兄弟都很优秀,罗老大在城市里打工,罗二哥在火车站工作,前途无量,罗三哥也是一年前加入军队的,据说经过一年的磨练,已经升官了,地位之高,丝毫不逊色于林志斌。

有了三个好兄弟,罗小花也读完了高中,现在还在卫生院上班,他的家人还帮着他把她送进县医院做一名护士,他觉得自己的未来还是很光明的。

赵延安仔细的考虑了一下,发现罗小花和林元的感情很不错,如果能够把罗小花嫁给林元,那么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罗小花并不知道留宿点已经被人盯上了,等林家人走后,她和自己的闺蜜聊了起来,聊着最近村里发生的事情。

小花并不羡慕林元能考上大学,因为她很清楚自己的斤两。

如果不是林元总一直督促着她,以她现在的学习能力,别说高中了,就算是没有被退学,以她的智商,也上不了大学。

她在村里的诊所工作,没事的时候跟着李医生或者安丽丽学习医术,然后再去县城的医院工作,这让她很满意。

只可惜,等她上了大学,两人就没那么多时间在一起了,这让小花很是失望。

老人带着林元先到了自己的儿子媳妇坟前,然后又是一番拜祭,然后才回去张罗起了宴席,如此大的事情,哪能不好好庆贺一番。

虽然林元说现在的大学已经没有当年那么好了,但奶奶并不在意,她现在只要有一个大学生,她就很满足了。

村子里的人都很支持她,毕竟,他们村子里出了一个大学生,必须要把这个消息传出去,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荣耀。

林元见老夫人如此开心,便从自己的空间中拿出了许多物品,反正她要摆宴席,自己也要摆一摆。

林元刚一出门,就看到江华从一片密林之中走了过来。

江华手里拿着一堆木柴,看到林远,江华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

林元早就听奶奶说过,江华这一年多来,一直都在帮着奶奶,所以也就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看到江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恶意,这才放下心来,拿着食盒来到了茅屋前,敲了敲他的房门。

他像是早就料到她会来一样,在她敲门的时候,房门被打开了。

林元跟在江华的身后,走了进去,透过窗户,看着里面的情况。

她想起了自己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这些泥砖搭建的小屋很破旧,但现在已经被重新装修过了,没有了花草,但却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家一样。

“郭小姐,她说再苦也要让我们住的更好,所以我就帮忙打扫了一下。”江华看出了叶希文的疑惑,连忙说道。

说话间,从房间内走出一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江华所说的那个郭大妈。

郭玉洁已经五十多岁了,虽然有些疲惫,但是却依旧能够看得出来,她曾经也是一个美人胚子,她笑眯眯的看着林元,然后对江华说道:“你在这里等了这么久,就是为了等林元吗?我还以为这扇大门出了问题,准备让谢叔来修理一下。”

林元回头望了一眼江华,却发现他有些尴尬地咳嗽了一声,有些尴尬,不由地笑了起来。

这个时候,有谁会想到,这个有些羞涩又有些瘦弱的年轻人,就是那个让所有人都为之忌惮的军婚小说里那个令人恐惧的大坏蛋?!

林元顿时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自己救了一个可怜的年轻人。

“郭夫人,我奶奶让我带了很多菜,你跟谢叔说一声,让他也尝尝。”

林元怕江华生气,赶紧将这件事情给岔开了,然后端着还带着余温的食盒,向着客厅里面走去。

小主,

茅屋有三个房间,郭玉洁夫妇住在西边,一个秃顶的僧人住在东边,江华和江老教授住在主楼上。

江老教授正在烤地瓜,带着一副墨镜,看到林元走了过来,连忙将林元叫了过来。

不多时,郭玉洁也带着她老公谢文义回来了,谢文义是因为打架受伤的,因为得不到治疗,所以一瘸一拐地走着。

江老教授和郭玉洁夫妇对林元很是感谢,如果不是林元每年都会带着食物和饮料回来,他们两个人可能连命都没了。

林元又看了一眼郭玉洁夫妇和江老教授,看到他们三个原本应该在这个冬季去世的人,竟然还能活蹦乱跳,心中不由的一阵喜悦。

林元来到灶台前,将食盒放在桌上,摊开来看。

里面除了一些冬季常用的蔬菜如豆腐、豆芽之外,还配上了一盘鸡肉炖土豆,一盘青菜炒粉丝,看上去就非常美味。

正在东间诵经的光头僧人闻到了烤肉的香味,急匆匆的赶了上来,林元看到他的头皮上都开始冒出了毛发,也不好继续称呼他为“和尚”了,毕竟他也没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出家人。

郭玉洁一巴掌将大和尚的爪子打飞,转头对林元道:“袁姑娘,下次不要再来找我们吃饭了,家里就你和你奶奶两个人,连自己的饭都不够自己用,我们几个人都是受了重伤,靠着家里的接济过日子,如今好了,手脚都能活动了,村里人也不会亏待我们,所以,我们的生活条件虽然差了点,但也不至于挨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