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妍瞧着这满满当当地堆了两大桌子的吃食,一看就是出自农家巧媳妇之手制作的。当下一问才知道是乡亲们送来的。
苏妍当即哭笑不得:“ 妈,再有来送的就推了吧!家里就咱俩人吃饭,哪里吃得了那么多?等过几天,咱们就得回县城过年了,这么多东西吃不完,放坏了可就太浪费了。”
刘庆华也是一脸无奈:“来的人太多了,我推了,推辞不掉。再说推了这家的,要了那家的,怕人家多想,毕竟是一片心意。”
苏妍说:“那,给人家回礼了吗?”
刘庆华更无奈了:“……每人抓了一把瓜子、糖块,说就当回礼了。因为没打算在村里过年,所以除了这几天咱娘俩一日三餐的菜和肉,我也没准备其他的东西。”
苏妍一阵无语。
自从创办妈妈饺子馆后,再加上苏妍名义上的大舅刘玉舟和大舅妈黄凤霞,当年过年时闹的那一场后,苏妍就再没在村里过过年。
妈妈饺子馆成立后,每逢过年,母女两个就带着徐奶奶忙饺子馆年夜饭的事,一直忙到除夕深夜,祖孙三个才闭门谢客,清清静静地在县城过了两个平静的春节。
这次回村,她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乡亲们,给她家送来这么多的自制吃食,各种各样的吃食都带着大家的一片心意,有的还冒着腾腾的热气,一看就是刚出锅不久的,可以直接拿来当午餐。
想当年还在苏家老院的时候,她和刘庆华生存艰难,从来没有遇到过哪家过年过节给她们送吃食的。
当年大家都穷,她和刘庆华娘俩更穷,对外交际都是以苏家老院的名义。而苏家老院的那些人刻薄寡恩,锱铢必较,在村里的人缘并不好。
加之苏白氏一直把持着整个家的一日三餐,将粮食面粉等物资都锁了起来,只给刘庆华一定的食材量,安排她做一大家子人的饭食。
村里也是个小型社会,也是要通过资源互换来联络感情的。
两手空空的刘庆华拿不出多余的东西在村里交际,自然也没有谁会主动在年节时送吃食给刘庆华。
小主,
就是送了,村里人也都知道,最终是到不了母女两个的口里的,要么早早就被鼻子比狗都灵的苏白氏给夺了去,要么就是被两个姑姑给偷吃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