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供货品类和供货量的增加,现在除了最核心的成分配比,其他的制作工序都交给了手工作坊。
这是何依依最重要的产业,毫不夸张的说,单单一个手工作坊,何依依就可以毫不费力的养活一整个“依甸园”。
因为何先生三年孝期已过,决定参加今年的秋闱,何先生决定辞去村学先生的职位。
听到这个消息,何依依第一反应是替他高兴。
“这是好事啊何先生,提前预祝何先生金榜题名。”
何先生拱手,“这两年仰仗夫人照拂,不能继续教导村里的孩子,我也很不舍,还要劳烦夫人再为孩子们找位先生,莫要让他们荒废了。”
何依依说,“这是自然啊,只是很难再找到先生这样德才兼备的人了。”
何先生摇了摇头,“一般有秀才功名的,除非有什么不得已的难处,确实很少会去村学教学,我的建议,夫人可以考虑找找考过童生功名的,仅帮村里的孩子开蒙足够了的,而且,束修也低些。”
何依依问,“可是这样,启蒙之后呢?村里还是有些孩子比较有天赋的。”
何先生似乎早就想过这个问题,还做了比较详细的调研。
“开蒙之后,可以根据蒙学先生的建议,送有天赋的孩子去城里的学堂读书。”
他拿出一张纸,交给何依依,“谷阳城共有三所学堂,最好的自然是县学,县学里的欧阳先生曾经入过翰林,学识渊博、治学精湛,称一句大儒也不为过。”
他看着何依依,“欧阳先生与我的老师师出同门,前些日子收到家师来信,要我去拜访欧阳先生,如果夫人信得过,我可以带着全哥儿一同前往,如果能得先生看重拜入他老人家门下,于以后的科举之路有极大助益。”
何依依赶紧拉着宋澜起身,向何先生深深行了一礼,“我们带全哥儿谢过先生,无论全哥儿今后如何,您都是他的启蒙恩师,教育之恩,我们定当铭记。”
何先生坦然地受了二人一礼,“二位言重了,说句托大的话,全哥儿这孩子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他的天资和勤奋,都不容辜负。”
说过全哥儿的事,何先生又为何依依介绍书院的情况。
“但是县学治学严谨,要考进去比较困难,且学生要在书院吃住,每十日休假两日,所以花费也比较高,村里人能承受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