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的力量一般人是很难理解的,它看不见又摸不着。它和大脑的思考是不同的,古人说做事要用心,现代人说做事要动脑子。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不是说法不同,而是有本质的区别。走心和走脑子完全是两码事。
就像一个歌手,他唱得特别投入,能感染我们,让我们有代入感,我们称之为灵魂歌手。但是,那些模仿秀,唱得虽然也很像,也没有跑调,音也掌握的很准,但就是让人感觉缺少了某种东西。用句时髦的话说:那是没有走心。
舞蹈也是一样,灵魂舞者不一定在舞技上有多牛B,但是在艺术的表现力上一定是震撼人心的。
绘画也是一样,你的色彩、透视、构图、泼墨的技巧再牛,也不会让你创作出传世的作品。真正的大师一定是灵魂的刻画者。一般人是看不懂凡高和毕家索的,外行人更是不屑一顾,认为那些画只有儿童画的水平。其实当你看他们的作品时,虽然可能看不懂,但一定会在不知不觉间灵魂受到感染和冲击。
其实艺术跟智商没有多少关系。艺术家都有一种敏感,我们称之为灵感,这种灵感不是通过思考得到的。我们经常有一种经历,就是当一件事情怎么思考也解决不了的时候,我们放下它,在晚上睡觉时,半梦半醒之间忽然就找到了办法。诗人的灵感也不是思考得来的,而是因某些东西触动了他的“灵魂”忽然就有了。
修炼一定是走心的事情,如果你用脑子来修炼,那就是南辕北辙了。
意念是形而上的东西,如果我们用形而下的方法去理解那就都是错误的。这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修道讲究:万法唯心。这和万物唯心也是有区别的。唯心与唯物之争其实争的根本不是一个东西。
《金刚经》通篇最为核心的三个字就是:善护念。就是讲如何通过护念而“降伏其心”。破除一切形而下的执着,破除空,再于空中生出妙有,得见花开。所谓:无中生有也。
修道者要的是智慧,而不是聪明。修心而得智慧,思考而得学问。这完全是两码事。修心和用心其实还不是一码事。李二狗练习念力习针,其实是在劳其心神。用心是让心的力量更强大,是对心的一种锤炼,这只是修心的一个方面。真正要开悟,还需要养心,甚至无心。
就像我们在看一幅三维的画,一开始,我们怎么也看不出画的是什么东西,而当我们眼睛快看花了的时候,当我们的眼睛不那么聚焦的时候,忽然眼前就呈现出一幅景深很强的三维立体画面,一切都是那么地清晰完美。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进入这种状态的门路在哪里。
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就是用心修道,无心得道的道理。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庄子 · 外篇 · 天地》: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乃使象罔,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这里的“玄珠”指的就是“道”,“知”:指的智商高的人,“离朱”:黄帝时人,百步见秋毫之末,一云见千里针锋。“吃诟”:古代传说中的大力士,一说善言力诤者。“象罔”:似有象而实无,无心之谓也。
李二狗目前还在用心修道的路上探索,离无心得道的目标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大概最多也就相当于学艺归来的水平而已。这还是在昆仑境加持下的水平。
孙悟空去拜访菩提老祖学道的时候,那菩提老祖住的地方叫“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斜月三星其实就是卧钩加三个点,就是一个“心”字。灵台方寸当然也是指心。孙悟空在那里只是学了飞天入地和变化万端的本领,在修炼的阶段上只是处于用心的阶段。但是并不是说这个阶段不重要。修炼的道路磨难重重,需要强大的心念力量加持去一路降妖伏魔。但是强大的心念如果没有制约的手段,也是要出问题的。孙悟空那根金箍棒差点就要捅破天了。五指山的镇压加上“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的神咒也只是压住心猿而已,根本就没有降伏。紧箍咒也只是困住“心猿”而已,并未有收服。
因此,用心容易,收心难,无心更难,无所住而生其心难上加难。
唐法融大师在建初寺讲《大般若经》时说: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曲谭名相劳,直说无繁重。
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
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
对照李二狗现在的水平,正在“恰恰用心时”的初级阶段。
普明禅师的牧牛图颂将修心分为十大阶段: 未牧、初调、受制、回首、驯伏、无碍、任运、相忘、独照、双泯。
对照李二狗现在的水平,也就是“初调”的阶段罢了。
有了神通的李二狗对于修道来说,才刚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