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又熟了二十回,老人的孙子也成了老人,他觉得自己的生命快走到了尽头,又叫来了他自己的儿子,也就是老人的曾孙子,让他继续完成他的结绳工作。现在每根绳子都达到了2200米长,每盘绳子已经盘了720圈。底部的绳子已经烂了。他的曾孙子觉得可以对前面的工作作一个了结,又开了三个新绳子。
“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去。禾熟60次,就作一次了结。最早结的那盘绳子已经烂掉了,不过不要紧,老人的子孙改进了方法,已经把那些记录在绳子上的信息,刻录在竹片上、木板上,烧制在陶土上。一代一代地保存下来。
“定下季的起点有点难,老人的子孙想了很多办法。除了白天观太阳,又增加了晚上看星辰。天上的星宿在变化,北斗的勺柄在旋转,和四季相合的很明显。禾熟的日子无准时,星空的变化却和四季完全相合。就这样,老人的子孙日日夜夜都在观察。
“时间来到了尧的时代,年和月的天数已测得相当准确了,老人的子孙已不用结绳了,他们成了天子的历官。历字的甲骨文上面是两个禾字,下面一个止字,意思就是在两次禾熟之间走过的长度。历官的任务就是测量两次禾熟之间有多少个日子。其目的就是用来指导农时。
“四季的天数也弄清楚了,春夏秋冬的中点也大体上知道在哪一天,虽然还不准确,指导农时已差不多够用。但是,预测的时间不长,只能预测最近几年。真正可用于长期指导农耕甚至各行各业的历,必须要推演到未来,最好是非常遥远的未来,如果非要给这个未来加个期限,他们希望是一万年。
“因为当时的通讯和交通都非常落后,不可能经常去诏告天下时节的变化。只能一次性颁布可长年使用的历。
“研究历的人成了天子的历官,有不同的姓氏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他们记录的成果被转录到了竹简上、陶器上、青铜制作的大鼎上。作为推算未来日月星辰运转的资料,研究节气变化、寒来暑往的规律。
“尧为了制定指导全天下的历书,命令羲氏与和氏专门精心地研究日月星辰运行的规律,制定历书,为天下万民提供气候变化的时间。
“尧派羲氏的老二去了东方,住在嵎夷的一个叫旸谷的地方(大概是今天的山东威海附近)。恭敬地迎接日出,辨别测定太阳东升的时刻。当昼夜长短相等的那一天,南方朱雀七宿在黄昏的时候出现在天的南方,这一天定为春分。这时,人们开始在田野里耕作,鸟兽也开始交配。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尧又派羲氏的老三去了南方,住在交趾的一个叫明都的地方(大概是今天的越南北部红河流域),恭敬地迎接太阳向南回来,辨别测定太阳往南运行的情况,当白昼的时间达到最长的那一天,东方苍龙七宿中的星宿二在黄昏的时候出现在天空的南方,这一天定为夏至。这时,人们居住在高处,为了适应酷暑,鸟兽的羽毛变得稀疏。
“尧又派和氏的老二去了西方,住在交趾的一个叫昧谷的地方(大概是今陇南市礼县峁谷天台山),恭敬地送别落日,辨别测定太阳往西落下的时刻,当昼夜长短相等的那一天,北方玄武七宿中的虚星黄昏时出现在天空的南方,这一天定为秋分。这时,人们又回到平地上居住,鸟兽换生新毛。
“尧又派和氏的老三去了北方,居住在朔方的一个叫幽都的地方(大概在今北京城西南隅),辨别观察太阳往北运行情况。当白昼的时间达到最短的那一天,,西方白虎七宿中的昴星在黄昏时出现在天空的南方,这一天定为冬至。这时,人们避寒而住在室内,鸟兽长出柔软的细毛。
小主,
“尧命令羲氏与和氏制历,一周年定为三百六十六天,采用加闰月的办法让月份和春夏秋冬四季相合来成岁。以此指导各行各业,天下百业逐渐兴旺起来。”
说到这里二狗忽然插言道:“你刚才说这尧命羲和氏制历的事情记载在《尚书.虞书.尧典》里,前几天我刚读过,虽然记住了内容,但是并不明白,经你这一说,我全懂了。《尧典》被作为《尚书》的第一篇,而且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制历的事情,可见历对古人的重要程度。你再继续,继续。”
高建继续他的杜撰。
“人们渐渐地发现,以星位定春夏秋冬其实并不准确。大概300年后,星空就出现了4度左右的偏差。6440年后,就会整整相差一个季节。因此,以星位定节气的办法只能在短期适用,时间长了误差会越来越大,需要不断地修正。
“测量昼夜的长短是件非常辛苦和事情,每天都需要在天不亮的时候起床。昼夜的分界线也很模糊,测量时间的工具也很简陋,得到准确的值很不容易。远不如测量长度来的容易。
“在院子的中央立了一根八尺的杆,历官的子孙们观察它的影子,年复一年。
“就在春天的某一日,日出与日落的时候,影子正好成了一条直线。在秋天的某一日,日出与日落的时候,影子也正好成了一条直线。算一算,这两个日子正好相差半年。这是分开寒暑的中界线。所以一个叫春分,一个叫秋分。各向前反推八分之一年,就是春和秋的起点。
“就在冬天的某一天,正午时影子达到最长,那天的夜晚最漫长。就在夏天的某一天,正午时影子达到最短,那天的夜晚也最短。最就是极,极就是至,所以一个叫冬至,一个叫夏至。各向前反推八分之一年,就是冬和夏的起点。
“冬至和夏至,恰好在春分和秋分的中间。确定了一个,就确定了其余的三个。确定影子在一条直线上比较难,确定影子的长度相对较要简单,尤其是影子较长时误差较小。因此,寻找冬至日就成了确定节气的关键。
“日影法来得准确又简单,测量的工具叫圭臬。奉为圭臬,说的就是测量的标准。前有祖冲之制圭表,后有郭守敬制景符,其精准度已不输今天。
“季的间距还是有点大,历官们增加了新玩法,他们把一个季又等分了六分,奇数位称为节气,偶数位称为中气。小数的部分依日结取整。这样用来指导农时就更精确了。这样一年就有了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15或16天。这个叫做平气法。每个节气又被分成3个候,一个候为5天或6天。从此就有了气候的概念。
“尧以来,以节气为准的太阳历和以月亮为准的太阴历并存。虽有闰月的设置,阴历的月份和阳历节气并没有很好的同步,并不准确。
“文字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许多史事都有了记录。但是就是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只知道是武王伐纣后麦子又熟了几回,时间只能某某王几年孟春。那堆绳子里记录的都是时段,却没有时刻。一年一度的庆祝和祭祀就安排在丰收的时节。从舜开始,就不断地调整月份以合四时。就是无法避免混乱。
“到了夏朝的时候,天下大统,天子命历官修定历法,史称夏历。后经历代修正完善,成为我们今天的农历。华夏的历史上出现过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史称古六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