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一批十位进士们带上朝廷拨给的人马和陛下赏赐的物资奔赴西凉,洛阳城关于这次考试的讨论非但没有停止,反而越发甚嚣尘上。
一场公开考试,以才选官,有才者直接就能走上青云路……这种选官方式前所未有,想也知道一定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而这十位考上的,也同样会青史留名。
以才出仕,做出一番能被史官记下的历史,可以说是时下士人们最崇高的梦想。这样一条通天大道放在自己面前,有些人是没有资格入场,有些人则是入场了却因为自己不够的才华被无情刷掉。
学宫里的士人们在关心,这次考试是陛下的心血来潮,还是会成定例,以后还会有;外公外的士人,则是想知道是不是只有学宫的人才有资格参加考试,如果他们不在学宫内的人想考,只能进学宫的话,那学宫现在还有什么方式能入?
然后学宫外的士人们在脑子里扒拉,陛下当初好像在学宫初立的时候,亲口承诺过,未来大晋官员是会在学宫之内取仕,而学宫也会对外招生。
对,就是这个对外招生!
陛下是不是说,请学宫大贤们来是为了做两件事,一为修书,二为教育。
修书,是修新字,修诸国字典,修诸国史书。
现在《洛字》和《洛音》已经修好,只等《诸国字典》修完就能正式对外招生,后面大贤们在学宫就是一边上课一边修史书。
寻路无门的士人们瞬间找到了方向。
《诸国字典》修好学宫才对外招生授课,那到底现在完成度如何了,今年、明年还是后年才能修好?
已经迫不及待想有渠道进学宫的士人们最近天天在学宫外围着,就打听里头修字典的进度怎么样,觉得进度太慢还会催。
天子都没催,但是被全洛阳开始催进度的洛阳学宫也很无奈。
上一本那是造新字,带点字义解释,想合理的新音学习方式,这一本那是每个字现在的模样,在诸国时候的不同发展和文义,以及溯源到周篆和金文头上,工作量只大不小,很多需要的资料还要朝廷和这些大贤写信给一些地方望族来拿,真不是一朝一夕的。
外头的士人们觉得不能够,如果全国这么多贤才都没法很快把书修好,那你们肯定就是摸鱼了。
给个准话,你们到底什么时候可以修好,总不能十多年吧,三年五年我们都嫌久呢!
发现这事少说也要个七八年的学宫内部可不敢就这么把时间放出去,于是不少人都去找魏骁,希望他作为祭酒,好好管管外面的士人,他们这么做会很影响学宫大家的心情的,心情被影响了,进度可不就被拖下来了。
魏骁都听得差点笑出声了。
你们这顶着全洛阳的压力心虚而已,至于说这么些有的没的嘛。
但是魏骁也没法怪他们,目前的修书阶段人人都很努力了,有些事的进度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魏骁干脆趁着天子还在长安,进宫去了,让天子来裁定这事现在怎么办。
洛阳士人们都来了三年了,但是修书这事也没法加快进度,您总不能让他们再空耗个十来年吧。
小白:“……长安小学的教材,洛阳也会同步售卖。未来学宫会教授的中学和大学教材,今年我争取让重山监制所那里印出来。明年长安还会先建一批宿舍,学校急缺老师。”
给士人安排两条路,一个是等年底教材都出来,他们先拿着教材自学,以后考学宫也好考,二是去长安一起上小学,精通教学流程后可以留在学校做老师,以后还有机会出去发展地方教育。
他给出了保证,“昭明五年,学宫会对外招生。”
两年了,蜀地那西南和诸侯国的东南方向都会缺人,丝路该通起来了,礼部也需要一些新官员掌管对外事务了,还有长安和洛阳城池的维护运营,也需要职责细分……
魏骁心满意足的带着消息回去,先把这事和学宫内通报清楚,让他们别慌,陛下没有要让他们这两年就赶进度赶完,然后就是对外发布公告榜文,让外面人知道,要不了多久,陛下过眼甚至主编的小学和中学教材就会送来洛阳开卖,他们机会有的是,就是要先学。
最后,是为明年长安小学招生做个简章,让他们别死磕洛阳,去长安小学不失为一个好出路。
收拾完洛阳这事,小白又要动身去长安了,动身之前,还好心的陪着老丞相一起加班处理公务,把老丞相一起带过去。
知道公孙弘要暂时放下洛阳政务,跟着陛一道去长安的诸位大臣很是震惊。
难得有陛下参与的小朝会上,朱平直言:“秋季了,洛阳政务繁多,陛下不如今年就留在洛阳?”
去你一个,还能有公孙丞相干活,两个都去了,洛阳朝局没个主心骨,这行不通,要么留一个,要么留两个,总之不能两个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