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被“土特产”惊讶到的还是孔奶奶。
本来以为下乡的小姑娘,在乡下肯定过得不好。
农村这些年因为“割社会主义尾巴”的政策,农民都过得很艰难。
只能靠每天上工拿工分,就等年底分粮食,勉强养活家里人。
没想到来的这个小姑娘,穿着干净得体,脸色也红润白皙,看着没像是吃了苦的样子。
一开始以为是因为对方是刚下乡没多久,还有一年的下乡补贴可以拿,所以才能在乡下过得不错。
现在看到对方上门送的礼都不便宜,还很难弄到,就知道这孩子家里恐怕也有很有背景的。
这些东西,不止要花钱,还要弄得到票才能买得到。
就他们家还是双职工家庭,在镇上算是很不错的了,买这些东西,也得攒好几个月的票才能买得到呢。
尤其是其中的那条腌鱼,怎么看都有好几斤重。
村子里养殖的鱼,都是属于集体的。少部分会通过供销社供给城里,大部分会成为市里的政府部门、或是国营大厂的员工福利,都是通过内部渠道就分配好了的。
“特供”这个词,并不是后来才发明的。
大一点的鱼,他们镇上就很少见到。顶多有时候会有那种小鱼小虾卖,数量也不多,主要看运气。
突然看到这么大一条鱼,张枝兰也忍不住问道:“小许啊,这条鱼你从哪弄的啊?我在镇上住了这么多年,都没看到有这么大的鱼卖!”
许南星有点诧异,上河村很多小孩大夏天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