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

处理哀伤需要时间,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提出了“哀伤的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消沉和最终的接受。在经历任何一种丧失后,你可能会反复经历以上这五种情绪,请不必担心,这些反应都是正常和自然的,无须为自己的情绪感到羞愧。

抑郁症不是“矫情”“不成熟”“想不开”,而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典型症状为持续性的情绪低落,食欲、意志减退,兴趣丧失,悲观,思维迟缓,易激惹,自责自罪等。除了抑郁本身带来的痛苦,抑郁症患者还常常不被他人所理解,仿佛站在阴霾里,努力向上爬,却越陷越深。我的天,这怎么这么像我现在的状态,然后我把这段话发给我萌,我萌一句话就打碎了我:你食欲也没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一句话,打碎抑郁。

心理学家克莱因提出,人在心理过程中有两个位置:一个叫作“偏执——分裂位”,处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会停止思考,只想“甩锅”;另一个叫作“抑郁位”,当处在这个位置时,我们会对事情进行反思和深度思考。因此,“抑郁位”是一个思考和认识自我的位置,这也是抑郁带给我们的价值和财富。

这个好像有些适合我。

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层层束缚当中,仍然能够按照心之所想自主地做出选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就是自由的。自由不是什么都做,自由是在不侵犯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查了一下佛祖求道的故事:

释迦牟尼出身于王族,他感叹人生苦多,决心为自己、众生寻找到解脱生老病死的方法。于是他抛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

释迦牟尼先是一一拜访全国有名的圣者,但无人可以帮他解开心中的疑团。于是,他来到尼连禅河畔,坐在树林中独修苦行。他身上穿的是树皮衣,晚上睡的是牛粪地,刚开始每天只吃一顿饭,后来七天进食一餐,一直坚持修行了六年。长期的苦修,并没有为释迦牟尼带来解脱之道,于是他放弃苦行,在尼连禅河中洗净了身体,渡过尼连禅河,来到菩提伽耶城外的菩提树下,沉思默想。

释迦牟尼端身正意,追忆过去的经历,渐渐入了禅定。一天凌晨,他目睹启明星,豁然大悟,感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眼前。”此后,释迦牟尼创建了佛教,在印度各地传道。经他的悉心指引、随时开示,许多弟子领悟了宇宙真谛,找到了解脱诸苦之方。据说,其修成正果的弟子有五百人之多,后世修习佛经而悟道者成千上万。

我就算看了佛经,查了佛祖,多少我这大脑也是理解不了。就像现在的佛门之地也是如此,去了确实心静,可若说有所求,到那也并无所求。因为,心底深处有个声音,求了也无用。不知为何,就是如此。心中繁琐事甚多,若求了,都不知要求哪样。

季羡林先生有一段话,说得很好:“信缘分与不信缘分,对人的心情影响是不一样的。信者胜可以做到不骄,败可以做到不馁,决不至于胜则忘乎所以,败则怨天尤人。中国古话说:‘尽人事而听天命。’首先必须‘尽人事’,否则馅饼决不会自己从天上掉落到你嘴里来;但又必须‘听天命’。人世间,波诡云谲,因果错综,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自己心情的平衡。”

希望如此吧,永远平平淡淡,现在是我觉得最好的状态。没有大喜没有大悲,剩下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慢慢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