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起火,不得不撤。
李成桂也算果决,当场决定撤回开京,先平定朝中叛乱。然而李善长自然不会让他如此轻易的撤离。十一月三日,始终消极避战的三千济州岛明军乘坐战船,摆出了追击的态势。
李成桂留下断后的三千人,被明军轻而易举的消灭。
高丽军士气大丧。
更为可怕的是,已经平灭北元、有了草原根基的明军,竟也给这区区三千守军配备了战马、弓弩等杀器。击溃断后的高丽军之后,三千明军便化整为零,不断游击、骚扰李成桂的高丽主军。
有那些投靠过来的官员全心全意的充作向导,使得这些明军在高丽这片异国之地尤能神出鬼没,如入无人之地。这一队明军的首领正是昔日跟随朱肃血战苏州的曹渊,兵士也是昔年朱肃伐倭国之后留下的军队,是经过朱肃的特种兵式军训,以及各种近代化战争思想熏陶的。
借助战马来去如风的优势,他们贯彻着“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游击战方针,如一支支虽不致命、却仍能造成伤口的箭矢,在高丽军的身上不断的放着血。
高丽军越是后撤,越是因为不断的伤亡而士气低迷。军士们往往躲进沿途的城池之中,就不愿意冒险出城继续撤军。饶是李成桂也不敢催逼过甚,他现在已然知道,这在高丽可算举足轻重的数万大军,才是自己的根基。
若是让这支军队士气崩溃,形成溃逃之势,那就一切休矣。
“父亲,纵然曹将军骁勇,然而仅凭三千人,恐仍然难以阻拦李成桂回师的步伐。”李善长与李祺已经登陆了高丽本土的晋州。这里的主官与一位投效了“新王”的高丽官员乃是同族,遂举州降服了大明所封的新王。李祺秉李善长之意,循周王朱肃在倭国旧例,将此地一城租为“租界”,并在此统筹高丽诸事。如今,父子二人正在舆图上,讨论着如今的高丽局势。
“我等纵然小胜,但李成桂总归还有数万大军。我等仅有三千人,等李成桂躲进开京,我们必然束手无策。”
“父亲,当真不向陛下求援吗?好歹也遣人联络瀛洲的沐英将军、辽东的傅友德将军……”
“咳,咳……不必。”李善长摆摆手。“先前为父就说过了,军争手段,非我等所长。”
“要下高丽,还是该以权争为要。如今我大明蒸蒸日上,借大势在此,足矣。不必再借兵马。”
“陛下近年来连年征战,如今正是休养生息之时。为臣者当体察上意,若是借兵,岂非让陛下为难吗?”
“可是……”李祺为难道。“仅凭三千人,要如何留下李成桂?”
“为父何时说要留下李成桂?”李善长道。“曹将军是周王殿下嫡系,若是为父下达的是这样的乱命,曹将军也不会襄助的。”
“为父只说,请他拖延李成桂大军,仅此而已。要知道,每多拖一会,我等便能再多一支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