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亩产千斤的粮种

太子果然如他所说,深入到西北的军政商界,虚心求教,礼贤下士,很受爱戴。尤其是教育界的夫子们,谁能想到同在皇城办公不得见,却跑到千里之外相会。

乔夫子:哎呀我说命运啊!

忙忙碌碌中秋收的日子到了,秋水庄和九春庄都传来喜讯:红薯、土豆亩产千斤!

正逢太子在秋水庄,便也亲自下了地,去扒拉红薯。

用他的话说,一秧拔跟出来一大片,看着就爽。

更爽的是弯腰捡,一会一筐,一会一筐。捡不完,根本捡不完。

片刻之后,腿不利索了,腰也要断了!

简直怀疑人生。

对亩产千斤这个结果,只有小鱼儿撇嘴:“这也太少了。”

老院长激动,用手杖敲了敲他:“少!你知不知道,正常年份麦子收成只有三百来斤。”不怪他激动,白耕年经营了一辈子,也没敢想过粮食产量能上千!

小鱼儿叹息:“早知如此,让南边种多好!怎么也能产个两三千斤!还能种两季!”

老院长瞪眼:“差这么多!”

这不是败家子是什么?

小鱼儿见外公瞪眼睛,赶紧解释:“哎呀,明年让南边种就是了,反正种子他们有。就是吧,这红薯、土豆的口感还得是这边好!沙土地呢!好吃!南边产的它不甜不面不起沙啊!”

到时候烤土豆、烤地瓜,粉条也得整上,这不火锅店还等着要呢!

别问,问就是他就是知道东西都是好吃的。

见如此不着调的小鱼儿,老院长想起他还是文昌公来着,亲自给皇帝递了折子,意思是小鱼儿培育的新粮食,成果喜人,再有两年北地温饱便可解决。但是!关键是皇帝你快派人来把种粮拉走吧,不然老臣我怕这帮孩子把种粮都给造了。

总之该给的功劳不要吝啬,但是也不要太相信这个破孩子就是了。

一想到南边的产量能达到两三千斤,文昌公就觉得心口疼。

这孩子没挨过饿,不知道人间疾苦啊!

太子和白谋举还没从丰收的喜悦中清醒过来,便接待了来领粮种的县令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