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风格之类的,这边就不说了,反正就是正规重骑应有的那种制度与作派,关键还是在于幽州铁骑的马具具装。
马具具装,就和披负在士卒身上的甲胄一般,每一个设计都是有原因的。
作为大汉帝国第一支半具装铁骑,幽州铁骑的马具具装虽然没有另一支半具装铁骑,大汉帝国的禁卫●虎贲骑这么完善,可是制造成本与制造难度却也低了许多,很适合底蕴浅薄的曹操。
在选好幽州铁骑以后,再来便是弓兵的部份。
说实话,大汉帝国并不是没有既擅长步射,又擅长骑射的准王牌兵种。
可问题是,这些兵种职业传承基本上都只是堪堪摸到准王牌的门槛的那种,唯一有机会晋阶至王牌禁卫级别的,其实只有两支。
更重要的是,这两支兵种职业传承竟然没能传承下来,亦或者该说没留在大汉帝国这边。
这两支兵种职业传承,一支是飞将军李广的飞矢营,另一支则是其孙李陵的操舟水兵。
虽然因为李广的治军宽松的缘故,导致其麾下士卒的战力偏低,可是却也得到了这些士卒的衷心爱戴,愿意为他效死。
李广的武艺十分精湛,射术更是惊人,其麾下士卒或许散漫,却也知道什么东西才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钱。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广麾下士卒哪怕近身作战的能力不行,凭借着他们从李广身上学到的精湛射术,也足以在一众精锐当中立足,成为准王牌级别的存在。
只可惜,随着李广自刎离世,才刚成形却未整理出具体传承的飞矢营,也就因此而断绝。
至于李陵的操舟水兵,则是一个堪称传说的存在,因为他们竟是以一己之力,击杀了数十倍于他们的匈奴,最后才在逃降匈奴的军侯管敢通风报信下战败。
虽然这个战绩更多是依靠连弩来达成的,可是依照生还的操舟水兵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而言,他们的射术是真的强得没话说。
原本李陵其实是有机会返回大汉帝国并洗刷污名的,只可惜公孙敖在深入匈奴腹地援救李陵之际,在投降匈奴的原汉塞外都尉李绪的提醒下,公孙敖与左贤王遭遇了。
公孙敖在交战之后无功而返,为了避免罪责,哪怕公孙敖明知道匈奴俘虏所指的,教单于制造兵器的是李绪而非李陵,却还是推托到李陵的身上,导致李氏一门被汉武帝满门操斩。
这件事让李陵绝了返回大汉帝国的心念,最后在匈奴的地域终老。
自此,操舟水兵也就成了绝唱。
虽曾听闻李陵心有不甘,硬是将操舟水兵的传承整理了出来,并且藏在匈奴所掌握的某处地域,可是因为没有人找到的缘故,只能说是一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