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郭点点头,“银行?这个自然是有了解的,咱们这些做生意的难能不和银行的人打交道,只是不知道赵长官您想了解哪一块?”
“银行贷款业务,这块你懂?”赵铭抛出了问题。
闻言郭老板一愣,银行这块他的确很熟,最近他陆陆续续又往债券上砸了不少钱,这里面就有一些是他抵押给银行贷款而来。
没错这年头贷款还真不少见,就好比鲁迅,周先生就曾经贷款过。
当时他在北平买房,买的是一处四合院三进的院子,总计三千五百块大洋。
不仅如此还需要付给房产中介近两百块大洋,给政府上缴一百八十块大洋,安装自来水等等花费一百多大洋。
加上乱七八糟的,开销差不多奔着四千块大洋去了,相当于后世的二三十万块。
只是当时周先生并没有那么多钱,哪怕把绍兴祖宅买了也不够,于是向银行贷了一笔五百块大洋的短期贷款,为期三个月,月息‘一分三厘’。
一分三厘也就是1.3%,折成年息就是15.6%,按照后世的算法,为期十年或者十五年,年息也就13%左右。
而周先生短期三个月,年息超过15.6%,这利息不可谓不高。
“赵长官,您是想向银行贷款?是现在矿场资金紧缺吗?不应该吧.....”
说着说着,郭老板感觉自己可能说多了,有些事不是他能问的,便连忙闭上嘴。
“不过赵长官,向银行贷款不是很明智,虽然现在大量热钱都涌入沿海几个主要城市之中。
银行那边对储蓄有些发愁,实在是太多,并不排斥贷款。
可是这贷款利息实在是很高。
不仅短期高,长期的利息更高。”
“利息你给我算算,这一块我不是很懂。”赵铭对这年头的银行情况的确不懂,但老郭刚刚说的这年头银行为储蓄太多发愁是真的。
这点放在后世,肯定会羡慕的四大行发疯。
谁还嫌弃银行储蓄太多?但这年头真就是如此。
原因也很简单,这年头的农村经济濒临破产。
地主不愿意投资土地生产,经营农产品的商人不愿意继续从事农产品经营,地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