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襟见肘(2023.3.13)

唉!只能说,前路漫漫!

只能奖励两种模式,一是聪明,二是勤奋,可偏偏出了些假聪明,假勤奋,哦!还是前路漫漫呵!难道要选择奖励愚笨么?如此聪明的人就要假装愚笨了。

大而无用,果然,带来一些优势必然带来一些劣势,这个模型是稳定的负反馈,所以,这是一个正常的,或者说正确的形态。

领悟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叫技术灭绝,我处于这样的世界里,或者我学的专业是这样的,于是,我现在的切入点是什么呢?是旧的且必要的积累,或者新知识的摄取。新知识可以提高我们对新事物的敏感度,同时泛泛地涉猎和阅读,可以提高我们的潜藏在大脑深处的灵感。

很多矛盾都可以总结与变与不变,经验与发展的关系。太哲学了罢!

时间使一些东西头重脚轻,就像预料的一样,大饼会随着面的消逝而逐渐变薄,或者变成一半,或者变成一个有宽度的孤。

利润与质量间的矛盾似乎消失了,水与不水没了分别,亦或者黑箱蒙蔽住了人们的双眼。

先上,先试试,不试试怎么知道,越来越多的“快”的思维取代了“慢”的思维。

我该庆幸的是,我自己是体会了这两种模式,并在人生中完成了这个过渡过程,这样我似乎有了两只不同的眼睛看待世界,而不是只用一样的眼光来看待世界。于是我会做很多对比与思考。

我怜悯,无论是窗子里的人还是窗子外的人,那些没有找到这两个世界联通的门的人,因为它们总是封闭自己。

控制为什么又逐渐走到了尽头?原因太多太多了,和其他的一样,硬的开始往软的方向走,软的就又开始玄学,玄学往哲学走,哲学往佛系走,大家开始避重就轻,似乎这样能更快解决问题。

本来是个精确的过程,但就是没法描述而另它模糊了,好像说了,但又没全说,大门打开了又关上,干涸的河道涨满了水,又要摸石头过河了。

年轻人还是不要急,因为你不了解急躁意味着走反,你想看清窗外,就不要急着开灯,你开了灯,看见的就都是屋子里的光影了,好像外面的世界,渐渐开始与自己无关了。

在暗处,才可窥见明处。

这些都无所谓,我最怕虚荣伤了我自己,既然我不怎么虚荣,那前方的路完全可以无问东西。

相比于死亡,活着就是一种年轻。于是我把死亡的人比作老年人,活着的人,都在青春期。

我不知道,究竟是怎样的鸿沟,让我彻底认不清彼此?

我只知道,既然我没有享受经验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就更不能总是让经验的固化的缺点阻碍我的脚步了。既然如此,我决定以后,只接触最新的东西,老的东西,也会看,但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