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办签证

“这些海鲜都卖到哪儿去?”陈德忠接着问。

“卖去附近市场,珠海食海鲜嘅人多,有啲还会出口去香港。”渔民一边忙活,一边回答。

陈德忠心里一动,珠海距离香港近,很多本地海鲜的流向便是香港。这让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能通过这种渔业渠道,将优质海鲜产品运送到深圳甚至其他内陆城市,或许可以形成一条新的供应链。

考察了一圈,陈德忠继续往前,最后来到惠州。惠州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九十年代正开始逐渐发展工业,尤其是电子、化工等产业逐渐在这里扎根。但惠州的城市规划还处于初期阶段,城市和乡村并存,很多地方仍然保持着田园风光。

陈德忠走进了惠州一个乡镇的小市场,这里虽然规模不大,但当地农产品丰富,许多村民都在这里摆摊售卖自家的农产品。这里的蔬菜、水果、家禽都十分新鲜,价格也相对便宜。

他随手买了一些土鸡蛋和本地的柚子,和摊主闲聊起来:“大姐,你们这些东西价格不贵啊。”

摊主笑着说:“是啊,我们自己种的,养的,平时就拿到镇上卖,养家糊口呢。你看我这柚子甜得很,保证你吃了还想要!”

陈德忠笑着买了一大袋,顺手收进了仙田空间。这些地方的农产品天然又便宜,如果能将这些优质农产品带到深圳、广州那样的城市,绝对有市场。陈德忠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或许可以考虑在大城市内搭建农产品供应链,利用这些绿色产品打开市场。

这一圈走下来,陈德忠不仅对附近城市的工业、农产品和渔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发现了不少潜在的商机。他知道,无论是工业城市的供应链、沿海渔业的流通,还是乡镇农产品的对接市场,都有可能为他未来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会。

离开惠州后,陈德忠驾车继续沿海岸线向东行驶,不久便来到了汕尾市。汕尾是一个典型的海边城市,渔业兴盛,街头随处可见渔民忙碌的身影,空气中夹杂着海风的咸湿气息。这座城市没有深圳那般繁华,却有着独特的渔村风情,给陈德忠带来了一种难得的宁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到达汕尾后,陈德忠对这里的渔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沿海城市渔业丰富,而他想到,如果能了解捕捞海鲜的具体流程和市场需求,未来或许可以在这个领域找到新的商机。他决定更加深入地体验一番,于是找了当地的一个渔民,提出想跟船出海,亲自体验打渔的过程。

渔民是个皮肤黝黑、身形健壮的中年人,名字叫老周。老周听到陈德忠想出海打渔,感到有些意外,但看到陈德忠态度诚恳,也就爽快答应了:“行啊,兄弟,明天早上天一亮就出发,准备好吃点苦,打鱼可不轻松!”

陈德忠笑着应下,他早已做好准备,倒是对渔船的出海生活感到颇为期待。

第二天天蒙蒙亮,陈德忠便与老周一同登上了渔船。船并不大,但设备齐全,渔网、鱼篓等捕捞工具一应俱全。海风吹来,空气中带着浓浓的海腥味。陈德忠站在船头,看着天边渐渐泛起的鱼肚白,心中顿时充满了活力。

渔船缓缓驶出港口,朝着更远的海域行驶。随着船越开越远,岸边的景象逐渐模糊,四周只剩下无边无际的海面。老周和船员们忙碌着准备渔网,陈德忠则站在一旁,仔细观察他们的每一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