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军队的规模因为早些时候确定,没有考虑到人口的增长,因此使征兵不公平且不受欢迎。
虽然一些普鲁士人在军队或预备役中一直待到40岁,但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在一些因工业化而人口大幅增加的地区甚至更多)在家乡军队里被分配了最低限度的任务。
三年内实行普遍征兵制,增加了现役军队的规模,并为普鲁士提供了一支规模同奥地利规模相当,且更胜一筹的预备役。
普鲁士考虑到如果拿破仑三世统治下的法国试图干预普鲁士人的行动,他们也可以通过预备役制度征召同等或更多的军队对抗拿破仑三世的军队。
普鲁士应征入伍是一种持续的训练和演习,而奥地利军队的一些指挥官例行地将步兵应征入伍后不久就永久休假遣返回家中,只保留一批长期士兵长期呆在军营里,或者执行任务。
因此奥地利应征入伍的士兵在战争爆发后,被召回部队时几乎必须从头开始训练。
所以普鲁士军队比奥地利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尤其是在步兵方面。
虽然奥地利骑兵和炮兵与普鲁士同行一样训练有素,奥地利拥有两个精锐的重型骑兵师,但自拿破仑战争以来,武器和战术都取得了进步,骑兵冲锋已经过时。
普鲁士军队以当地为基地,以军区为组织,每个军区都包含一个军团总部及其组成单位。大多数预备役人员都住在他们的团仓库附近,可以迅速动员起来。
奥地利的政策是确保部队驻扎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以防止他们参与分离主义叛乱。
休假的征兵人员或在动员期间被召回单位的预备役人员面临着可能需要数周才能向单位报告的旅程,这使得奥地利的动员比普鲁士军队的动员慢得多。
同时,普鲁士的铁路系统比奥地利境内的铁路系统更加发达。铁路使供应比以往更多的部队成为可能,并允许部队在友好领土内快速移动。更有效的普鲁士铁路网络使普鲁士军队比奥地利人更快地集中。
毛奇在回顾他对鲁恩的计划时说:“我们拥有不可估量的优势,能够将我们的285,000名野战军运送到5条铁路线上,并且几乎可以在25天内集中他们。……奥地利只有一条铁路线集结200,000人将需要她45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