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罗总自然也是不甘其后,迅速的从楼梯里面下去。
其实他们两个的心情,庞承功完全能够理解,因为我们国家已经盼了近百年的航母,做了百年的航母梦,在这些理想逐渐向现实转化的时候,他们的心情都很激动。
………
今天晚上,衣正邦便召集人手开始了今天的总结会议。
“我们的第一次陆基模拟滑跃起飞,取得了圆满成功,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执行这次起飞任务的徐军同志表示祝贺。”
在众人的掌声中,徐军从自己的椅子上站起来,向着大家敬礼致意。
“尽管我们今天已经完成了首次的模拟陆基滑跃起飞,但是这是我们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今天为了安全起见,我们飞机外面并没有进行挂载,而飞机内部的燃油加的也并不多,接下来我们的试飞任务就是逐渐的去摸索出我们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
由于我们国家飞机采用滑跃起飞的形式,所以按照正常的道理来讲,是不可能用最大的起飞重量升空的,而且针对不同的作战样式,飞机挂载的武器弹药也不同,这些不仅涉及到飞机的重力,还涉及到起飞时遇到的阻力等问题,有些东西需要计算,但是有些东西就必须摸索着来,这也是我们国家首艘航母在入列服役之后,长时间被叫训练舰的原因。
接下来,秦大地代表试飞大队把他们做的一些方案进行了一番汇报,得到衣正邦的认可之后,便安排起了接下来的试验和试飞任务。
………
“承功同志啊,你真是一个大忙人,咱们舰载机试验试飞基地那边刚有一点起色,现在总部又急着把你叫回到总部去开会。”
由于庞承功得到了总部的通知,所以在衣正邦返回首都的飞机上也有一个庞承功的座位。
听着衣正邦这略带调侃的话语,庞承功笑了笑,也没有多说什么。
其实衣正邦也很赞同庞承功做的努力,虽然他不是海军,也不是飞行员出身,但是在秦大地以及李副司令给他的汇报中,在很多时候,庞承功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虽然衣正邦知道庞承功很忙,但是也很无奈,因为他知道上级首长对庞承功的看重,如果衣正邦豁出脸来,让庞承功一心一意的在舰载机试验试飞基地那里工作,上级首长应该还是能够允许的,但是衣正邦不能这样做。
庞承功不了解此时衣正邦内心的心理活动,但是试验试飞基地那边,庞承功是有了一定的把握之后才回到首都去开会的,现在有罗总带着一大群技术保障人员,协助秦大地他们进行工作,给相关的预案做的也很周到了,其实有没有庞承功在现场问题已经不大了。
………
到达总部之后,庞承功便被一辆挂着总部拍照的军车接到了总部,以庞承功的级别,如果在地方部队自然有配车的权利,但是放在总部这里,他就只能和其他领导用部里的公车了。
这次的会议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庞承功之前和上级建议过的组建陆航空中突击旅的事情。
在庞承功的努力下,我国虽然以比庞承功所经历时空轻得多的代价挺过了那场自然灾害,但是针对我军的一些短板,上级领导也有了清醒的认识。
那就是由于我军所缺少直升机在未来的大规模作战中很可能会吃亏,庞承功之前建议上级紧急从总部采购的那批直升机以及正在进行小规模列装的我们国产型号,在那次自然灾害中都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上级领导自然也了解这一切。
所以在那场大的自然灾害还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最高层便直接向直升机的研发以及生产单位下了死命令,要钱给钱,要资源给资源,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我军这两款正在研发的机型投入部队,现在距离那个时候已经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了,这两款机型也已经到了装备部队的关头,就是因为这个因素,我军一直在筹备的空军突击旅,马上就要提上日程。
相比较庞承功参加的几次高规格的会议,这次的会议规格的确有些不算高,因为主持这次会议的是郭胜洋这位副军级的领导,而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两位同样肩抗一颗星的副军级将领,大部分人和庞承功一样,肩上只有四颗星,但是这些人里头副师的级别居多,除此之外,还有几位上校和中校。
“同志们,在我们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我们现在正在研发的10型和11型直升机已经到了装备部队的关头,那我们今天这场会议的内容就是组建我们陆军航空兵的第一支空中突击旅。”
会议一开始,郭正洋便这样说道,为这次会议定了调子。
在郭胜洋说完之后,来自直升机生产单位的胡总师,从自己的位置上离开站到了大屏幕前,为大家开始讲授这两款直升机的相关性能和指标。
“同志们,经过我们军工部门以及试飞单位飞行员的努力试飞,我们这两款飞机终于到了能够装备部队的程度,我们的10型飞机是一款中型的专用武装直升机,和国外的同类型机型相比,我们可以说完全不落下风,甚至我们还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因为我们的相关部门为我们的直升机专门设计了用于直升机空战的空空导弹,国外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型号,这是我们的独创。
而11型飞机是我们一款通用型武装直升机,它的起飞重量比我们的10型飞机要大得多,由于之前我们有小规模试装部队的经验,所以这款机型相对比较成熟,在去年的自然灾害中,我们这款机型在里边也是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它的载重量,还是外挂能力,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地步,而且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这款多用途直升机随时可以挂在一些武器装备变身成为武装直升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