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在甘露寺正殿跪着,面无表情。
如懿在冷宫期间,意欢因与她相似的诗才而独得宠眷,又孤标傲世不对皇后折腰,独独对如懿有欣赏之意,是因她们对皇帝都有一颗真心,因此如懿也愿意与她交好。
她本来想着,后宫之中,终于多了一个不掺杂半分攀附之意,只捧出一颗真心对待皇帝的奇女子。因此就算皇帝对意欢颇多宠爱,如懿也允许意欢与自己来往。
但后来,她偶然得知那手镯中的真相,才明白原来皇帝待舒嫔这般决绝,帝王之家,哪怕宠遇再多,恩眷再深,也不过是一念之间的天与地。(引用自原着)
她一边用同样的方法防着嬿婉,一边迟疑着,舒嫔该不该知道真相?又转念一想,她若知道,定然伤心,偏偏她又是那样孤高骄傲的女子。
然而不久后,原本不应有孕的意欢却被诊出有孕。如懿听她说起自己对孩子的期盼,听得怔怔,心底酸涩又欢喜,执着又期盼,她何尝不是只希望有一个小小人儿,由她和他而来,在苍茫天地间,证明他们的情分不是虚妄。(引用自原着)
可是,她亦觉得,皇帝既然不想意欢有孕,心中,是不想留下这个孩子的。
在皇帝和友人之间,她纵然不忍,还是站在皇帝这边,于是她听说意欢身上起了纹路,便给意欢送去当年乌拉那拉氏给自己的舒痕胶,只因家中长辈说过,此物可以堕胎于无形。
虽然事情没成,还让她挨了福珈和白蕊姬一顿痛打,但她为了给皇帝分忧,无怨无悔。
巧的是意欢自己福薄,只怀了五个月便小产,落下来个男胎。
她听说意欢小产的消息,很是为皇帝庆幸:幸好这一胎没了,否则意欢一个叶赫那拉氏出身,富察氏姻亲,若是再有个阿哥,皇帝就顾虑重重了。
同一天,意欢见罪于皇帝,被禁足一月。
虽然皇帝讳莫如深,但如懿总是隐约觉得,意欢就是知道了真相。
意欢剔透如玉髓冰魄,从前对皇帝定然有无限憧憬,以为皇帝会携过她的手,与她一生情长。当她以为的满城芳菲,却是春色和烟老,落花委地凉,她如何还肯再伴随那个男人身旁。(大部分引用自原着)
只是她本以为,以意欢的傲气烈性,落到如此境地,何止不愿再与皇帝相伴,更不会苟活于世,可当她回到宫中,得到的消息是,意欢到甘露寺带发修行。
皇帝提出要见意欢时,她不知该为意欢欣喜,还是该为自己心酸,而真正见到如今与寺中粗笨姑子并无二致的意欢时,她压下嘴角,心想,意欢在寺中清净修行,或许于她也是解脱。
可是弘历看向意欢的眼神,分明还充满眷恋,更要自己把他亲赐的耳坠给意欢。
她不担心皇帝身边有其他女子,毕竟弘历敬重皇后,是因为富察氏,从前宠爱高贵妃,是为了高斌治水,厚待阿箬,只是因阿箬是功臣之后,要借她立个好名声。
至于嬿婉,不过是一个空有青春美貌却轻薄粗鄙、始乱终弃的贱婢,仗着与她如懿有几分相似,矫揉造作、奴颜媚骨才引得弘历一时眷顾,且不过生了个公主,她自信嬿婉威胁不到她与弘历青梅竹马的情分。
但意欢虽然和她长相并不相像,但她冷眼看着,皇帝对意欢的喜爱,也是因爱着自己的貌美才高、身份贵重和一身江南烟柔气度,但彼时自己仍在冷宫,皇帝求而不得,只能寻找相似的替代品。意欢,才是与自己最相似的人,因此她对皇帝的影响,不是嬿婉可比。而皇帝要自己把那对宫样的耳坠赐给意欢,似乎是存了让意欢回宫的心思。
皇帝多情,又对自己痴心,对自己的替代品也是温柔的。这一腔柔情是从自己身上而起,她无法怪到皇帝身上。可令她没想到的是,意欢似是耐不住寺院清苦,也有些回转之意,对弘历赏赐的事情也弄起欲迎还拒的花样,倒是明白了如何用手段地拢住男人,而不是与从前一般真心相待。
她失望极了,她在冷宫三年也这么熬过来了,意欢怎么变得和阿箬、嬿婉一样,不过吃了少许苦头便满脑子权势富贵了?
于是她想着,由着容佩去闹一闹,也好。
她面沉似水地跪在殿中,莲台之上的佛祖眉目肃然。
进忠就在这时走进来,低声道:“娴答应,皇上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