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均不想就这么回去,指着越来越近的小船说:“柳警官,跟那个电鱼的师傅说说,请他靠一下岸,我想上船看看周围环境。”
“好的,我试试。”
她穿着一身警服,岸上又停着一辆警车,船上的人吓了一跳,直到她用本地话解释了好几次,再三保证她不是抓电鱼的,两个电鱼的年轻人才把船撑到岸边让他们上去。
韩均用手电照了照水泥船的船舱,饶有兴趣地问:“小伙子,收获怎么样?”
撑船的小伙子不好意思地笑道:“弄着玩儿的,一晚上才弄了三四斤,这河污染太严重,没什么鱼。”
第一次上这么小的船,摇摇晃晃,姜怡吓得站不稳,韩均一边扶着她胳膊,一边看着河岸问:“小伙子,这水位是不是降了?”
“降!”
小伙子用普通话解释道:“听说前面打坝了,搞清淤工程,水不往这儿流。周边那些用水的厂又天天从河里往上抽,水位能不降吗?”
在船上真能看到一些在岸上看不到的东西,韩均用手电照着距发现箱子河面十几米处的一个直径近两米的出水口,好奇地问:“那个出水口通什么地方,是排什么水的?”
“工业园区排涝用的,下大雨的时候水全往这边排,夏天有用,冬天没用。”
由于水位下降,出水口离水面很高,专案组不可能没看见。并且案发前后没下过雨,就算下过雨,冬天的雨水也不足以把那么大箱子冲到河里。
韩均再次环顾了下四周,回头笑道:“小伙子,谢谢你们让我们上船,送我们上岸吧。另外电鱼很危险的,你们要小心点。”
“我们戴手套,穿胶鞋,没事的。”
生姜说得用直升机抛尸纯属扯淡,凶手也不太可能用船,韩均回到车上,遥望着麦地那边的工业园问:“柳警官,路口那两个监控是拍照的,还是录像的?”
柳莹不假思索地回道:“一个拍照,一个录像,凶手只要从那儿经过,肯定会有记录。”
“前面那个村外来人员多不多?”
“不少,全是在工业园区打工的,但排查过好几次,没人认识被害人,那些出租房全看过,没发现分尸现场。”
姜怡低声道:“这么说只有一种可能,凶手就是从麦地里过来的,工业园监控再多也有死角,如果对园区环境熟悉,完全可以避开。”
这个推测很合理,毕竟冬天不同于夏天,土质很硬,不容易留下脚印。并且每块麦地之间有田埂,几块大田之间还有一条小水泥路。
詹升荣负责这条线,下午在这儿勘察了半天,他肯定能想到。韩均权衡了一番,拍了拍正驾驶坐椅:“柳警官,工业园以后再看,先送我们去第二抛尸现场。”
“是。”
第二抛尸现场如案卷上所描述的一样偏僻,不远处就是车来车往的高速公路,有点像钟海俊意外致人死亡后的抛尸现场。
这么晚上来这个地方真有些怕人,姜怡紧了紧大衣毛领,追上来说:“师傅,我发现我之前的推测太武断,凶手异地杀人、黄港抛尸的可能性不大。抛尸地点这么偏僻,凶手对这一带应该很熟悉,不然找不到这地方。”
韩均关掉手电,面对着来时的方向,沉吟道:“生姜,这个案子很蹊跷,你不能轻易否定自己之前的推测。你想想,凶手杀人后分尸抛尸,肯定是想隐瞒死者身份,一般会选择较远地方抛掉容易被人辨识的部分,比如被害人的头。可在这个案子里,凶手连被害人身体部分都扔掉了。
并且从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看,他完全可以选择掩埋,买一把铁锹,挖一个坑,填土盖上,搞点树叶伪装好。这里平时没什么人来,这个地方又属于高速公路的,他有足够时间,而且不容易被发现。”
姜怡反应过来,脱口而出道:“凶手要么很疯狂,要么很慌张,慌张的可能性更大,没想那么多,想不到那么多,就是想把尸块尽快扔掉,扔到不容易被发现的地方。”
“我是这么推测的,但又无法解释专案组为什么在第一抛尸现场附近的监控中没发现异常。”(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