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版画与胜子回来了

全能大画家 杏子与梨 2319 字 1个月前

到了现代,还增加了丝网版画。

拥有画家亲签的精美限量版画,最高可以卖到原作八成左右的价格。

19世纪后期有些素描大师一张人物素描可能能卖个100到150美元。

1890年的150美元是相当值钱的,那些西部片里砰砰开枪的牛仔,没几个人能一辈子能攒下这些钱来。

而一张雕刻签名版画可以卖个七、八十美元。

就算只卖出了120张,也能轻松卖个1000美元出来。

如果销量好,甚至会有商人再用重金买下大师手中废弃的原始雕版,进行修复后再次印刷。

每一次修复,无论是铜板画木板画石板画,如人物的发丝,衣服的褶皱处,都不可避免的会留下痕迹。

并在下一批印刷时反映在纸面之上。

所以鉴定师们又会把版画分为签名版、编好版,原版,再版,修复版,修复版的修复版,严重修复版……等等一大堆的区分。

数量依次增高,市场价格会依次递减。

直到雕刻的硬板最终达到了硬性的寿命尽头。

反正艺术品永远遵循物以稀为贵的这项硬性市场规则。

如果印的实在太多,实在太贪,就会开始无限淡化艺术品和工艺品之间的差别。

现代丝网版画,就是因为没有了对印刷数量的物理制约,你要愿意,能印一千万张出来。

比起传统制板方法,现代丝网版画制作流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叫做“销版”。

印刷到想要的数量,15张、30张或者50张,画家就会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多出的画面以及母版全部销毁,用以保证这些作品的出售价值。

一般情况下,这些老板画都挺值钱的。

版画是买不起“1of1”的亲笔原作的收藏家的最好替代品。

大家买的不是画,而是画家的名气。

举个非常不恰当的例子。

亲笔作品定位是富人的奢侈品,而版画的定位是“忽悠”小资掏钱的轻奢品。

很多年轻人买不起欧米茄十万块钱级的的名表,就买3000块钱的欧米茄&Swatch推出的联名快销表款,沾一下欧米茄这个名字。

结果联名款因为目标群体远比传统富人群体大的多,几个季度卖了上百万块,一跃成为了集团的摇钱树,一款表就可能超了欧米茄全年的销售总额。

版画和原作就是这样的特殊关系。

拍卖会上、艺术精品店里一张修复痕迹非常严重,修的妈妈都不认识的伦勃朗的版画,卖个一两千美元,问题不太大。

而且很好拍。

但如果你愿意把预算提高一两量级,两三万刀的样子,伱就发现自己其实已经能买到马蒂斯这些人的素描原稿了。

低价多销,这是自古以来艺术家搞版画挣大钱的方式。

直到上世纪波普艺术和安迪·沃荷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

他们成功把挣钱升级成了“抢钱”。

他是人类历史上市场价格最高的版画家,也是市场价格最高的艺术家,因为《蒙娜丽莎》、《清明上河图》这种东西没有可能被出售,所以没有之一。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把丝网版画这种印刷复制品单价卖到七、八千万乃至上亿美元男人。

达芬奇来了都得跪了。

他一个人存世作品总估价就超过了100亿美元。

顶两个伊莲娜小姐的家族藏品库。

有人说他是高古轩等一帮艺术大佬们集体造神炒市场的产物,也有人说,印刷品永远是投机取巧的小道,年年都有学者表示他的作品价格充满了泡沫。

但巅峰时期。

史上成交单价排前十的天文成交价中,达芬奇、莫奈、梵高……这些人合起来占6张,安迪沃荷这位版画家一个人占四张。

艺术商业史上最大的奇迹,不是中国画或者油画创造的。

而是一位版画艺术家创造的。

顾为经刚刚还在心痛系统技能的烧起钱烧得实在太凶狠。

下一刻,系统就贴心的送赚钱技能来了。

看着面板。

他的耳边就好似有金钱声叮咚作响,心中忍不住替系统点了赞。

懂事!

“只是六幅指点画的嘛……看上去也不算很多。”

问题是,他要去哪里抓学徒壮丁呢?

系统既然标注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要帮助其他艺术从业者。

就是杜绝了他自己先画一排底子,再开技能全部点上云彩,这么投机取巧流水线刷任务的可能性。

顾为经审视了两眼今天面板上还剩下的九百秒的免费使用时间。

眼神随便扫视了一圈。

他就把目光移到了瓦特尔教授挂在墙上水彩画框里的那一堆博物馆岛的风景画之上了。

——

关西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