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5章:死者为大,全军同衣!王安石与司马光又吵起来了

十一月初三。

苏良一行来到了河南府境内,再有三日便可抵达汴京城。

入夜。

一处驿馆的卧房内。

苏良看着苏子慕的那篇《告李团练书》,面带欣喜。

“哈哈,吾儿随吾,热心肠,嫉恶如仇,还有一身虎胆,只是这文章写得还太稚嫩,不够锋利……”

苏良已知此事的全过程,对苏子慕的表现甚是满意。

就在这时。

刘三刀捧着苏良的官袍官帽官靴大步走了进来。

“头儿,您的官服清洗过了,文相让咱们三日后巳时六刻(上午十点半)从南薰门入城,到时会安排一个盛大的欢迎仪式。”

河湟拓边近三千里,又在黄河之畔全歼西夏万余嵬名军。

此等军功,远甚于平叛侬智高之乱。

苏良作为河湟拓边的头号功臣,带着三千兵返京,朝廷自然要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以彰其功。

苏良望了一眼紫色的官袍。

微微摇头。

“此次,我不打算穿文官官服了!”

“我欲让全军同衣,连同我在内,三千兵甲皆统一穿士兵之衣,衣着、配饰、靴子、兵器都须一致,任何人都不搞特殊。”

“此次归来,我们不能只代表我们自己,要代表所有征战河湟的士兵们!”

刘三刀一愣,旋即道:“头儿,是否除您之外,统一穿着会更合适一些?”

此战乃苏良首功。

官家和众相公的欢迎仪式明显是为苏良准备的。

即使狄青与苏良一起回京,苏良依旧会是最耀眼的那个。

两府三司的相公们自然都是愿意看到文官领首功的。

苏良如此做。

等同于在刻意提高武官地位,可能会引得一些文官不满。

刘三刀从文彦博所写的书信上,便能看出其对苏良的重视。

故而有此一问。

苏良微微一笑,道:“不,我也不能搞特殊。”

苏良此举。

就是要提升武人地位,弱化自己的功劳。

此战过后。

还有灭夏之战,收复燕云、宋辽大战等等,要倚仗武人的地方甚多。

苏良不愿居功。

而愿将自己的功劳平摊在那些为大宋出生入死的士兵身上,让他们享受到更多打胜仗带来的荣耀。

随即。

苏良从桌子上拿起一份文书,缓缓站起身来。

“这是河湟拓边时阵亡的两千七百六十二名士兵的名单,你寻人将他们的名字撰写在一张绢帛上,咱们入城时,此绢帛要居于中,我随其后,毕竟死者为大。”

“我稍后便写信向官家汇禀这两件事,官家定然会同意的,你去安排就是。”

“是。”刘三刀退了出去。

死者为大,全军同衣。

这是苏良对战斗在河湟之兵所能表达的最高敬意。

……

三日后。

一大早,汴京城便热闹起来。

宣德门前,御街两侧,从朱雀门到南薰门的街道两边,都围满了百姓。

汴京城的百姓已通过官衙得知,苏良率领三千兵将在今日巳时六刻从南熏门入城。

很快。

皇城司士兵和开封府的衙役也都开始维持秩序。

巳时一刻。

一众文武百官齐聚于宣德门前。

首相文彦博,勾当皇城司、内侍省都知张茂则代表赵祯在南熏门门口,亲迎苏良等人返京。

不多时。

苏良等三千人身穿红缎披肩,外搭胸背甲,下身着白绢夹袜头裤,脚蹬长靴。

胯下皆是黑色大马,挺胸抬头地朝着城内走来。

而在队伍中央。

两名士兵各持一根约有一丈的圆木,圆木上高高挂着的正是河湟拓边阵亡的士兵名单。

苏良行在名单之后,与士兵们的穿着一模一样。

文彦博和张茂则是知晓苏良此等安排的。

但亲眼所见,仍甚是震撼。

苏良此举,给予了大宋军人充足的敬意。

往昔。

大宋士兵阵亡,抚恤待遇也算不错。

但像而今这样,名单出现在队伍中间,由军队主官在后护送的,却从未有过。

汴京城的百姓,藏龙卧虎,很快就看明白了苏良的此番操作。

“苏中丞大义啊!全军同衣,他认为河湟拓边应属于全体参战士兵;阵亡士兵列榜居中,他居于后护之,是因死者为大!”

“全军同衣,死者为大!如此做法,令人感动,我等有志男儿应当从军啊!”

“此刻,谁还敢言,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这张榜单上的士兵,都是我大宋朝的好男儿,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