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苏良认真翻看起来。
而欧阳修则是坐在一旁喝起了茶。
苏良认真一看,便入神了。
册子内容皆为史论文,涉及大宋的吏治、兵制、战略战术、经济、用人等多方面。
许多论点都与当下的变法方向不谋而合。
很多解释都让苏良眼前一亮。
苏良欣赏的不仅是里面的论点,还有这些史论文的语言。
古朴简劲,凝炼隽永,博辩宏伟,议论圆转,纵横恣肆。
俨然一副大家风范。
这类文章,极为适合在民间广泛传播,对巩固新法,有巨大裨益。
苏良花了近一个时辰看完后,忍不住赞叹道:“好文章,确实是好文章,值得全宋传颂,全宋传颂!”
苏良说完这些话后,突然一愣,然后翻开那一册《权书》。
当看到其中的一篇文章名后,不由得笑了。
此文名为:六国。
以六国破灭弊在贿秦之事,借古讽今,讽刺大宋当下的岁币政策。
苏良笑着道:“欧阳学士,若我没猜错,这些文章的作者,应该与我同姓吧!”
“嗯?你怎知道,正是眉州苏洵苏明允。昨日他前来拜谒老夫,并呈递上了此文,老夫看后甚是震撼,决定向朝廷举荐他!”
“他在何处?是一人前来,还是带有两子?”
“这我就不知道了,你与他有旧?”欧阳修疑惑地问道。
“无旧,不过……不过也算有些渊源吧!”苏良接着说道:“欧阳学士可愿与我联合为这些文章作序,而后将其整理成文集,雕印成书。”
“老夫正有此意,此类文章,理应让天下百姓共阅之!不过……不过此事还需征得苏明允的同意。”
欧阳修说完后,又笑道:“他一定会同意的,由你我二人共同作序,为其雕印成书,此书必定大卖!”
“欧阳学士可知他现在下榻何处?”
“马行街,和乐楼。”
“那我们下午便去寻他如何?”苏良对苏洵好奇,对他的两个儿子更是好奇。
“行。”欧阳修点了点头。
……
午后。
欧阳修与苏良身穿便装,来到了马行街,和乐楼。
二人刚进门。
便看到抱着一摞书正准备上楼的苏洵。
“明允贤弟!”欧阳修笑着喊道。
苏洵回头一看,不由得大惊,连忙道:“欧阳公!”
欧阳修笑着道:“此处人多,咱屋内叙话!”
欧阳修与苏良在汴京城都是名人,极易引起百姓围观。
苏洵点了点头,将二人请进了房间。
苏洵连忙为二人倒水,然后客气地问道:“欧阳公,这位是?”
苏良笑着介绍道:“姓苏名良,我与明允兄同姓,你唤我一声景明即可。”
“景明?苏景明?御史苏景明?”苏洵一下子反应过来。
“鄙人见过苏官人!”
当下,苏良比欧阳修都要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