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来吧。
————————————
周瑞在飞机的上的时候,有些事情也还在发酵中。
比如杨如彬,回到了京北之后的他,开始为了四象超材料的扩大化应用四处奔走。
这部分除了调动军工力量以外,还需要一些常规工业力量的支持,来保证供应链、原材料的稳健和可靠。
“磨刀石计划”,将会是接下来数年里,最重要的军工计划之一。
于是他来到了工X部,串联上下游企业,熟门熟路的奔走在各个办公室之间。
在和某个高级别人员闲聊的时候,杨如彬想起了之前周瑞提过一嘴的事情,突然询问道:“咱们的芯片技术,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对方是对全国工业情况了如指掌的老前辈,大茶杯子一盖,好奇道:“怎么?你们缺芯片?”
“那道没有,我们军工的芯片都是傻大黑粗的,产能和技术都不成问题,就是好奇问问。”
老前辈道:“不算太乐观,之前几次尝试产业突围,都失败了,地方上还被骗了不少补贴。”
“为什么起不来呢?”
“我们起步晚,也没有形成良性运作的市场机制,企业投入大量精力研发,出来的东西放在市场上也只是落后产物,无法形成正反馈,就更没人愿意投入了,各个领域基本都是直接去买。”
其实任何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上,都绕不开“买”和“造”的博弈问题。
以前嘛.缺的东西太多,国家整体上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下游,自然是“买”的风气压过了“造”。
而现在,随着技术上升,逐渐触及到人为的“壁垒”时,就不得不朝着“造”的方向发展了。
“我们人才方面也比较缺失,虽然全球范围内这个领域顶级人才很多都是华人,甚至不乏我们送出去的,但国内确实没几个.”
那人瞄了一眼杨如彬:“市场逻辑和军工逻辑不一样,你们是不讲回报,甚至可以不计代价,我们不一样,即便是国家部门,也没有按着企业的头做亏本生意的道理。”
说着说着,那人狐疑道:“你不会是想用军工思维搞芯片吧?建议你不要白费功夫,没有大市场支撑,是搞不起来的。”
杨如彬赶紧摇摇头:“没有的事情,只是之前和一个专家聊起过这方面,好奇现在是怎么个状况。”
“那就好,军工逻辑搞点大动作还行,搞这种精密的,搞不了的。”
(本章完)